中醫學 補陰劑 中藥學 止血劑
gàn shēng dì
幹生地爲中藥名,出自《中藥志》,即《神農本草經》記載的乾地黃[1]。
幹生地、幹生地
玄蔘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 Libosch.的乾燥根莖。主產河南、浙江等地[1]。
甘、微苦,涼。入心、肝、腎經。[1]
滋陰清熱,涼血止血。治溫病發熱,舌絳,癍疹,陰虛內熱,消渴,頭暈目眩,勞嗽,口乾,腰痠,吐血,衄血,尿血,崩漏,月經不調,血虛腸燥,風溼痹痛[1]。
煎服:9~30g[1]。
地黃的花名地黃花,果實名地黃實,研末服,功用與地黃大體相同[1]。
地黃含多種苷類,主要是環烯醚萜及其苷類;筋骨草醇、地黃苷、梓醇(Catalpol),糖類和氨基酸。地黃還含地黃素(Rehmannin)、生物鹼等[1]。
地黃可強心利尿,對抗地塞米松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抑制作用。還能抗炎、保肝、抗腫瘤。乙醇提取物對麻醉動物有降低血壓及促進家兔血液凝固的作用。曾有報道,地黃有降血糖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