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良性腫瘤的超聲診斷技術

醫學影像學 手術 化驗及醫學檢查 診斷學 醫療技術名 超聲診斷技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gān zāng liáng xìng zhǒng liú de chāo shēng zhěn duàn jì shù

3 適應

肝臟良性腫瘤的超聲診斷技術適用於:

1.上腹不適。

2.發現有腹部腫塊者。

3.其他醫學影像檢查中發現肝臟實質佔位者。

4.血生化檢查中懷疑肝臟實質佔位者。

4 禁忌

一般無特殊禁忌證。

5 準備

1.填寫申請單  逐項認真填寫申請單,提供臨牀資料,掌握超聲檢查適應證,提出檢查要求。

2.向患者說明檢查的必要性  解釋檢查的過程,取得患者和家屬的同意與合作。

3.檢查室應安靜、整潔、安全,並配有暗色窗簾。

4.啓動儀器,調節儀器的分辨率,以保持顯像清晰。

5.明確超聲檢查重點

6 方法

1.儀器  用線陣探頭、凸陣探頭或相控陣扇掃探頭,頻率2.5~5.0MHz,觀察腫瘤血供情況應選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2.受檢者取平臥位、左側臥位,必要時可採取右側臥位俯臥位

3.應在右肋間、肋下、劍突下從不同角度進行矢狀切面、橫切面、斜切面系列掃查,務必使聲束掃查經過肝臟各區,盡力避免遺漏。

4.深呼氣後屏氣時右肋間掃查及深吸氣後屏氣於肋下橫切向頭端掃查,以顯示肝臟膈頂區及右後區。

5.細調深度增益補償(DGC)曲線對比度及聚集點,以顯示位於靠近肝臟包膜下1~2mm區的稍高或稍低迴聲的實質性小佔位,必要時可選用高頻線陣探頭。

6.病情需要時應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檢查,觀察瘤周及瘤內有無血管分佈測量血流參數。

7.檢查內容

(1)肝內良性佔位病變可顯示,高回聲或低迴聲團塊,邊界清晰,內部回聲分佈均勻,周圍肝組織多正常。

(2)肝血管瘤,高回聲者邊界清晰,內部回聲分佈均勻,可呈篩孔徵,具邊緣裂縫徵;低迴聲或混合回聲者,可具較厚較高回聲的外緣,內部可見圓形、橢圓形或管狀暗區,亦可呈網絡狀結構。若再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檢查,則病竈常無彩色血流信號或僅有少許點、線狀血流信號。

(3)肝腺瘤,邊界清晰,內部回聲稍增強但均勻,可出現0.8~1.5cm左右的圓形或不規則高回聲區。

(4)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包膜清晰,圓球形,內部可呈緻密的高回聲或高低迴聲與無回聲相雜,邊界可清晰,後方可具衰減現象。如具鈣化斑點則呈強反射且伴有後方聲影

75.肝局竈性結節樣增生,多呈低迴聲,分佈可不均勻,邊界清晰且可見淺淡暗環。如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見星狀或輪輻狀彩色血流信號。

7 注意事項

1.肝內佔位病變檢查,應首先明確有無佔位,而後應儘可能定性,主要爲良性或惡性,對較典型的病變應根據臨牀要求提出具體的疾病診斷。

2.對常規二維超聲不明確定性的肝內佔位病變,可建議進行彩超、超聲造影及穿刺活檢檢查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