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膜層間加壓術

手術 眼科手術 鞏膜縮短術及鞏膜層間加壓術 視網膜脫離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gǒng mó céng jiān jiā yā shù

2 英文參考

scleral buckling with implant

3 手術名稱

鞏膜層間加壓術

5 ICD編碼

14.4902

6 概述

鞏膜縮短術的目的除封閉裂孔,並有縮短眼球、減少玻璃體腔容積,維持適當眼壓作用鞏膜層間加壓術具有與鞏膜縮短術相似作用,也可促使脈絡膜近視網膜,部分解除或緩解玻璃體牽拉條索的張力,有利於視網膜復位。

7 適應

鞏膜層間加壓術適用於:

1.視網膜脫離有明顯固定皺褶形成或陳舊性視網膜脫離,雖呈扁平脫離視網膜張力大。

2.視網膜下液較多的高度近視眼,經臥牀休息而積液不見減少,或找不到裂孔。

3.鋸齒緣離斷視網膜脫離

4.近鋸齒緣的多個裂孔、變性區,與角膜平行排列並比較集中在1~2個象限,視網膜脫離範圍較大。

5.玻璃體有牽拉條索,由於粘連等引起的視網膜脫離如球內異物摘除術後、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合併視網膜脫離

6.無晶狀體眼。

8 禁忌症

1.鞏膜極薄或鞏膜葡萄腫

2.擬手術部位鞏膜曾做過視網膜脫離手術,特別是電凝。

3.裂孔特別靠後,手術操作困難,最好選用鞏膜外加壓術

9 術前準備

如擬行鞏膜層間自體真皮填充,備術眼同側臂部皮膚

10 麻醉體位

同透熱凝固術。如估計手術時間較長,局麻者可術前半小時給肌內注射眼科冬眠Ⅰ號。

11 手術步驟

1.按鞏膜縮短術的方法,作好板層鞏膜瓣,預置鞏膜褥式縫線,在鞏膜牀電凝封閉裂孔,放視網膜下液。一般剝離的板層鞏膜更寬些。

2.植入填充物  目前常用的填充物分兩大類。一類爲可吸收的,包括自體組織保存的異體組織生物製品,自體真皮是比較好的這類填充物之一,可形成寬大圓滑的鞏膜嵴,頂壓裂孔作用好,組織反應小,不易脫出,特別適合做赤道部以前的填充物。第二類爲不可吸收的填充物,多爲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如硅膠和硅海綿,具有不同的規格形狀。在需要長久在鞏膜層間形成對視網膜的頂壓作用時選用,使用方便。但使用此類填充物不安全,一旦殘餘板層鞏膜穿破,填充物可脫入眼內。現已不主張用高分子材料做鞏膜層間充填。

(1)填充自體真皮:按無菌操作,在臂部取皮處行碘酒、酒精消毒後,皮內及皮下浸潤麻醉,按需要的真皮大小形狀,用圓刀片刮除表皮然後切取一長梭形真皮。創口行張力縫合。

將真皮在鞏膜縫線下穿過,置於鞏膜牀上(圖8.8.2.2-1)。拉緊縫線並結紮(圖8.8.2.2-2)。

注意在結紮鞏膜縫線時,用力應均勻,以防中途拉斷縫線或撕破鞏膜瓣,因爲大部分縫線已結紮,或在鞏膜瓣撕破情況下,再置縫線非常困難。如果結紮時眼壓較高,特別是放液不多;填充物較大,有時鞏膜前後瓣靠不攏,此時不要勉強,而是在全部縫線結紮後將鞏膜後瓣(一般較長)拉向前,縫在前瓣前方的鞏膜上(圖8.8.2.2-3)。取的真皮在填充前保持乾燥,這樣體積較小,有助於縫線的結紮。

(2)填充硅膠:如放置非對稱形硅膠輪胎,一般選用7或9mm寬的填充物。其寬度比鞏膜牀略窄2mm左右。較厚的一側朝後。裂孔比較靠前時,鞏膜瓣向前剝至近鋸齒緣,後至裂孔後緣後5mm。鞏膜板層下電凝時,鞏膜牀後部約2~3mm寬,不電凝(圖8.8.2.2-4)。當紮緊鞏膜縫線後,裂孔正位於形成的鞏膜嵴上(圖8.8.2.2-5)。

如放置對稱形硅膠填充物,則整個鞏膜牀均應電凝。

3.閉合創口  同透熱凝固術。

12 中注意要點

1.裂孔定位要非常準確,特別是鞏膜切開較短時。鞏膜縫線結紮後,裂孔應位於填充物加壓形成的鞏膜嵴前坡上。如裂孔位於坡後或過於靠前,術後都可能因裂孔頂壓不嚴而漏水。鞏膜嵴偏前時,應將縫線拆除,再向後剝離鞏膜後瓣,並在根部補充電凝,而且置後瓣縫線時儘量後移,這樣就可使新形成的嵴後移,頂住裂孔。反之,鞏膜嵴偏後時,需設法前移。

2.鞏膜縫線不必像單純鞏膜縮短術那樣,緊靠鞏膜瓣根部,只要使縫線紮緊後,對填充物形成鞏膜嵴有足夠的張力即可。

3.鞏膜層間加壓如填充非吸收材料,一般主要是針對裂孔,而縮短鞏膜的長度較短。因此,如果在鞏膜牀上放液,裂孔較大時,不容易避開裂孔,液化玻璃體經裂孔不斷溢出,而視網膜下液不容易排出(圖8.8.2.2-6)。此時,可先將填充物固定,在更靠後部位放液(圖8.8.2.2-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