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餘十六種

清代 中醫學 書籍 古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gōng yú shí liù zhǒng

2 註解

公餘十六種》即《南雅堂醫書全集》。《南雅堂醫書全集》爲叢書名[1]。又名《陳修園醫書十六種》,或名《公餘十六種[1]。清·陳念祖[1]。刊於1865年[1]。包括《靈素節要淺注》、《金匱要略淺注》、《金匱方歌括》、《傷寒論淺注》、《長沙方歌括》、《醫學實在易》、《醫學從衆錄》、《女科要旨》、《神農本草經讀》、《醫學三字經》、《時方妙用》、《時方歌括》、《景嶽新方砭》、《傷寒真方歌括》、《傷寒醫訣串解》、《十藥神書註解》等16種[1]。陳氏著作淺近易懂,大多切於實用,故流傳甚廣[1]。此外尚有名爲《陳修園醫書二十一種》以及四十八種、六十種、七十種、七十二種等多種刊本,多餘部分均系書商附入其他醫家的一些著作[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0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