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脈

中醫學 脈學術語 切診 脈象 中醫診斷學 脈診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guài mài

2 英文參考

paradox puls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abnormal puls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怪脈是指生命垂危時出現的無胃、神、根的各種怪異脈象,古有“十怪脈”“七絕脈”之說[1]

4 七怪脈

七怪脈亦稱七死脈[2]。危重病出現的特殊脈象。即釜沸脈魚翔脈彈石脈解索脈屋漏脈蝦遊脈雀啄脈七種。

4.1 釜沸脈

釜沸脈七怪脈之一。脈象浮數之極,有出無入,如鍋中水沸,絕無根腳[3]

4.2 魚翔脈

魚翔脈七怪脈之—一。脈搏似有似無,如魚之翔遊狀[4]

4.3 彈石脈

彈石脈七怪脈之一。脈象沉實之極,如用指彈石感覺[5]

4.4 解索脈

解索脈七怪脈之一。脈象忽疏忽密,節律紊亂如解索之狀[6]

4.5 屋漏脈

屋漏脈七怪脈之一。脈搏很久才跳動一次,且間歇時間不勻,如屋漏滴水之狀[7]

4.6 蝦遊脈

蝦遊脈七怪脈之一。脈跳時隱隱約約,去時一躍而消逝,如蝦遊之狀[8]

4.7 雀啄脈

雀啄脈七怪脈之一。脈象急數,節律不調,止而復作,如雀啄食之狀[9]

5 十怪脈

十怪脈是指生命垂危時出現的十種異常脈[10]。見《世醫得效方》。即釜沸脈魚翔脈彈石脈解索脈屋漏脈蝦遊脈雀啄脈偃刀脈轉豆脈麻促脈[10]。比七怪脈多出偃刀脈轉豆脈麻促脈。這些脈象,多爲髒氣將絕、胃氣枯竭之候[10]

5.1 偃刀脈

偃刀脈十怪脈之一。偃刀,即仰起之刀,口銳背厚。形容脈象弦細而勁急,如用手摸在刀刃上的感覺[11]。《素間·大奇論》:“脈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堅大急。”

5.2 轉豆脈

轉豆脈十怪脈之一。又稱轉丸脈。脈來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轉狀[12]

5.3 麻促脈

麻促脈脈搏細微如麻絲,急促而零亂,爲榮衛枯絕之死脈[13]。《世醫得效方》:“脈如麻子之紛亂,細微至甚。蓋衛枯榮血獨澀。輕者三日死,重者一日殂矣。”

6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46.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97.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60.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2.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56.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5.
  9. ^ [9]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72.
  10. ^ [10]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
  11. ^ [1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96.
  12. ^ [1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20.
  13. ^ [1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1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