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手術步驟及操作要點
1.體位 截石位,或“人”字位——此體位便於同時行腹股溝淋巴切除術。
2.標記切口 外切口自陰阜恥骨聯合上3cm起,沿兩側大陰脣皺襞外緣(距腫瘤外緣2cm以上),向後下方會合於會陰後聯合。內切口起自前庭尿道口上緣,沿前庭和陰道兩側向下匯合於陰道口後方(圖1)。但切口的邊界應視腫瘤的情況而定,一般需距腫瘤邊緣1cm以上,必要時切除部分尿道和陰道。術前用紗布覆蓋於腫物表面,並用絲線縫合固定。
3.分離皮瓣 自陰阜始,沿外切口切開皮膚全層,提起外切緣皮膚,向外潛行分離皮下組織,皮瓣厚度以保留皮下脂肪0.5cm以內爲宜(圖2)。兩側皮瓣分離的外緣標誌,上達恥骨聯合上2~3cm,兩側達恥骨結節及內收肌表面(圖3)。
![]() | ![]() |
圖3 分離外陰外側皮瓣 | 圖4 切斷陰蒂腳 |
4.切除外陰部上部 分離兩側皮瓣後,自上而下將陰阜脂肪墊及外陰上部的淋巴脂肪組織整塊切除。切至恥骨弓下緣時,在尿道兩側分離暴露陰蒂腳,予以鉗夾、切斷和縫扎[圖4]。切除深度達恥骨筋膜層及尿生殖膈筋膜。
5.切除外陰中部 沿恥骨結節而下,將大陰脣外側、內收肌筋膜前的淋巴脂肪組織整塊切除,達陰道壁(圖5)。
![]() | ![]() |
圖5 切除外陰中部 | 圖6 切除外陰下部 |
6.切除外陰下部 分離外切口下份的會陰部皮瓣,注意此時不能向後下方潛切,而應向前上方即陰道壁方向分離,以免誤傷直腸,必要時可用左手食指伸入肛門直腸加以指示。剝離深度達處女膜內1~2cm,或視陰道侵犯的深度而定。此處組織間血管豐富易滲血,應注意止血(圖6)。
7.內切口 從前庭尿道外口上方弧形切開前庭粘膜(圖7),向下沿陰道兩側切開陰道粘膜,匯合於陰道後壁(圖8)。如腫瘤位於尿道口上方或侵犯尿道口,應在恥骨弓下暴露尿道(圖9A),將部分尿道切除(圖9B)。切除尿道下段不超過尿道長度的三分之一時,不會發生尿失禁。最後沿內外切口之間切除整個外陰組織(圖10)。
8.清洗術野 用大量溫開水清洗術野,必要時用氮芥(HN2)10mg稀釋後溼敷創面5min。
9.縫合及引流
![]() | ![]() |
圖12 縫合外陰 | 圖13 皮瓣轉移縫合外陰 |
⑴從陰阜起分二層間斷縫合皮下組織及皮膚達尿道外口上緣(圖11)。將左、右兩側皮膚切口外緣與對應的尿道口周圍前庭粘膜和陰道粘膜間斷縫合(圖12)。如皮膚缺損較大,可用轉移皮瓣修補(圖13)。兩側創面放置膠片引流各一條,自外陰下部引出,停留尿管。
⑵行尿道部分切除者,爲防止尿道內縮,先於尿道口上方內約1cm處作一縫線,固定在恥聯骨膜上(圖14)。再將尿道向上遊離2~3cm,然後將尿道口殘端上下緣分別與恥聯處已縫合的皮膚和陰道前壁分別間斷縫合(圖15)。
10.傷口包紮 術畢在陰道內堵塞紅汞紗條,以壓迫止血。用繃帶或彈性繃帶加壓包紮整個外陰傷口,使皮瓣能緊貼於筋膜,利於傷口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