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guì shù gēn
《綱目拾遺》
Guì Shù Gēn
桂根(《綱目拾遺》),桂花根(《分類草藥性》)。
爲木犀科植物木犀的根或根皮。9~10月挖取老樹的根,或剝取根皮。
植物形態詳"桂花"條。
辛甘,溫。
①《四川中藥志》:"性平,味甘微澀,無毒。"
②《重慶草藥》:"味辛,性溫,無毒。"
治胃痛,牙痛,風溼麻木,筋骨疼痛。
①《綱目拾遺》:"貼牙痛,取桂樹根上皮用。"
②《分類草藥性》:"治筋骨疼痛,氣痛,散鬱。"
③《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治胃痛。"
④《四川中藥志》:"治風溼麻木及腎虛牙痛等症。"
內服:煎湯,3~5錢(鮮用1~3兩)。外用:研末調敷。
①治虛火牙痛:桂花根二至三兩,路邊姜、地骨皮根。熬水或燉五花肉服。
②治風溼麻木及腰痛:桂花根粗皮一斤,麻油半斤,炒黃丹半斤。熬膏(黃丹要去渣後才下),取出冷後,貯入磁罐中。用時火燉化,攤帖。
③治大便下血:桂花根二至三兩,落地金錢、豬筒子骨四節。燉服。(選方出《四川中藥志》)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