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明 李時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蔓椒

(《本經下品)【校正】自木部移入此。【釋名】豬椒(《別錄》)、豕椒(《本經》)、彘椒(《別錄》)、椒(弘景)、狗椒(《別錄》)、金椒(《圖經》)。時珍曰∶此椒蔓生,氣臭如狗、彘,故得諸名。【集解】《別錄》曰∶蔓椒生雲中川穀及丘冢間。採莖根,煮釀酒。弘景曰∶山野處處有之,俗呼爲子。似椒、時珍曰∶蔓椒野生林箐間,枝軟如蔓,子、葉皆似椒,山人亦食之。《爾雅》雲∶椒醜,謂其子叢生也。陶氏所謂子,當作子,諸椒之通

實、根、莖

氣味】苦,溫,無毒。【主治】風寒溼痹歷節疼,除四肢厥氣,膝痛,煎湯蒸浴,取汗(《本經》)。根主痔,燒末服,並煮汁浸之(藏器)。賊風攣急孟詵)。通身水腫,用枝葉煎汁,熬如餳狀,每空心服一匙,日三服(時珍。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