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六節髒象論》岐伯曰∶天至廣,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勝極。嗜慾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之五臟,具五行之性。草木果谷,由陰陽五行化生五氣、五味以養人。而人之嗜慾不同者,以五行之性,各有所通,則各有所宜。總不出天以氣、地以味,食養於人。故天氣入鼻,藏於心肺,使五色明潤,聲音能彰,此陽氣達於表也;地味入口,藏於腸胃,而氣得味滋,味得氣化,氣味生化,津液相成,此陰氣充於內也。陰陽充盛,則神自生旺矣。然氣味固爲養生之本,如用之太過,使五行偏勝,則反傷髒氣,其義詳治法門,尤不可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