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清 章虛谷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經解

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爲僻,急不能卒視,治皆如右方也。肝主筋,筋病必關於肝也。言十二經,則周身之筋俱在其中,而皆起於手足指端,即十二經交接之處。故治者亦必調十二經之氣血,兼理其肝而已。若針刺,則必詳究其起其結,及輸穴、枝節、溪谷、交會之處,另有專科專書,茲不錄載。其爲病,則方脈家必當熟悉,庶可用藥施治。夫十二經陰陽之氣,合乎天地四時之氣也。蓋陽經之氣根於陰,而行於表,自足而至頭,故春爲足陽經筋病;由手而至頭,故夏爲手陽經筋病也;陰經之氣根於陽,而行於裏,自足而至胸,故秋爲足陰經筋病;自胸而走手,故冬爲手陰經筋病也。病皆名痹者,以邪痹經筋,值天地氣候相應,則病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