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辯證廣注》

清 汪琥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柴胡加芒硝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採附於此)小柴胡湯內。加芒硝六兩。餘根據前法。服不解。更服。內臺方議問曰。潮熱者。實也。即實且熱。何不用柴胡大小承氣湯下之。卻用芒硝。何也。答曰潮熱雖實。奈何先以丸藥。傷動臟腑。再用大黃下之。則脾氣傷而覆成壞證。只得用芒硝浸潤之而取利也。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此條乃太陽病並於少陽。兼入胃府之證。傷寒八九日。若似乎可下矣。既下之後。而胸滿云云者此下之不得其宜。陽熱乘虛入裏。而客於胸中。故煩滿也。驚者。心惡熱而神不安也。小便不利者。膀胱約而水不行也。惟煩滿。故熱入於胃而譫語。惟小便不利。故溼漬於脾。脾困。則四肢不健運。而身重不可轉側。與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者。外以解熱邪。內以除水溼。兼鎮浮越之氣而補其中州之虛也。上二條證並下方自太陽中篇移附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