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證治準繩》

明 王肯堂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婁〕驚癇,即急慢之證,但驚癇發時仆地作聲,醒時吐沫,急慢驚則不作聲,不吐沫也。仁齋曰∶癇,小兒之惡候也,蓋小兒血脈不斂,氣骨不聚,爲風邪所觸,爲乳哺失節,停結癖積而得之。其候,神氣怫鬱,瞪眼直視,面目牽引,口噤涎流,腹肚脹膨,手足搐掣,似死似生,或聲或啞,或項背反張,或腰脊強直,但四體柔弱,發而時醒者爲癇,若一身強硬,終日不醒,則爲痙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