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清 竹林寺僧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惡露不下

產後惡露不下有結聚成塊,心胸煩悶,臍下堅痛者,宜當歸血竭丸。有兼受寒熱,勞碌腰脊骨煩痛者,宜丹蔘散。有寒熱交攻,心慌昏沉,腹中疼痛者,宜通瘀飲。又有惡露方下,忽然斷絕,驟作寒熱臍腹百脈皆痛如錐刺,由冷熱不調,或思慮動作氣所壅遏,血蓄經絡者,宜沒藥丸

當歸血竭丸

當歸血竭蓬術五靈脂(炒)上爲末,米醋糊丸,酒服二錢。

丹蔘散

丹蔘一味,曬乾爲末,酒服二錢。

通瘀飲

當歸大黃(各三錢)白朮蜜炙木通(各一錢)紅花(五分)桃仁(三十粒,搗如泥)水酒各半,煎三沸,入桃仁泥再煎一沸,溫服

沒藥丸

當歸(一兩)白芍桂心(各五錢)桃仁(炒去皮尖,搗)沒藥(研,各二錢五分)虻蟲(去翅足,炒)水蛭(炒焦,各二十枚)上爲末,醋糊丸梧子大,淡醋湯下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