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翼》

清 尤怡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熱脹

熱聚於裏,口乾便閉。經雲∶諸腹脹大,皆屬於熱是也。

枳殼銼散

治熱症脹滿。厚朴枳殼桔梗(各半兩)炙草(一錢)大黃(蒸,三錢)銼,每服三錢,姜五片,棗二枚,烏梅一枚,煎服。愚按∶熱脹有二,假令外傷風寒有餘之邪,自表入裏,寒變爲熱,而作胃實腹滿,仲景以大承氣下之。亦有膏粱之人,溼熱鬱結於中,而成脹滿者,宜清熱導溼,東垣中滿分消丸主之。

中滿分消丸

中滿熱脹,有寒者勿用。黃芩(一兩二錢)黃連(炒,五錢)薑黃白朮人蔘炙草豬苓(各一錢)茯苓乾薑砂仁(各二錢)枳實半夏(各五錢)厚朴(姜制,一兩)知母(炒,四錢)澤瀉陳皮(各爲末,蒸餅爲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熱白湯下,食後,量病患虛實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