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頭痛者,清陽氣虛,不能上升也。其脈必弦微,其證必倦怠氣短,惡風寒,不能食。羅太無雲∶參謀柏仲實年六十餘,二月間患頭痛不可忍,邀往視之。其人云,近在燕京,患頭昏悶微痛,醫作傷寒治之,汗出後,痛轉加。復汗解,痛益甚,遂歸。每召醫用藥雷同。到今痛甚不得安臥,惡風寒而不喜食飲,診其脈,弦微而細,氣短而促,懶言語。《內經》曰∶春氣者病在頭。今年高氣弱,清氣不能上升頭面,故昏悶。此病本無表邪,因發汗數四,清陽之氣愈虧,不能上榮,亦不能外固,所以頭苦痛,而惡風寒,不喜飲食,氣弱而短,宜昇陽補氣,頭痛自愈。黃(一錢半)人蔘(一錢)白朮當歸白芍(各五分)陳皮炙草升麻柴胡蔓荊(各三分)川芎細辛(各二分)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後溫服減半,再服愈。
(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