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翼》

清 尤怡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齒痛

牙齒者,骨之所終,髓之所養也。又手足陽明之支脈入於齒,故骨髓氣不足,與夫陽明之脈虛,風冷乘之而痛者,謂之風痛。蟲居齒根,侵蝕不已,傳受餘齒而痛者,謂之蟲痛。若足少陰脈虛,不能榮養於骨,因呼吸風寒,或飲嗽寒水而痛者,謂之腎虛風痛風痛者,齒齦多腫,或赤,得風則痛愈甚。蟲痛者,齒齦有竅,甚則搖動宣露。虛痛者,悠悠慼慼,無甚大痛,而亦久而不已也。亦有腎虛陰火上衝作痛者,其候手足冷,腰膝軟痛,氣上衝,頭面熱色赤,頸筋粗大,舌不大赤,齦不甚腫,七味湯骨碎補牛膝治之。一服如神。【去風之劑】

皂莢湯

皂莢(一挺,去皮子,炒令黃色)露蜂房(一枚)鹽(一分)三味掣銼,分爲三帖,每帖以漿水煎,熱漱,冷吐。

當歸連翹飲

當歸川芎連翹生地防風荊芥白芷羌活黃芩山梔枳殼甘草細辛水煎服。

東垣蠍梢散

麻黃(一錢)白芷羌活防風柴胡升麻(各五分)當歸(六分)蠍梢(少許)生地(一錢半)細辛(三分)草豆蔻(一錢)羊脛骨灰(二錢)上爲細末,先用溫水漱口淨,後搽之,其痛立止。一方有熟地、黃連吳茱萸。【補腎去風之劑】

地黃丸

腎臟虛,食冷熱齒皆痛。生地黃(一兩)白茯苓防風獨活枸杞子山藥(各半兩)六味搗羅爲末,煉蜜丸梧子大,每空心煎棗湯下十丸至十五丸。(《聖濟》)

張文仲齒根欲脫方

生地黃搗,以棉裹貼齒根,常含之甚妙。

地骨皮湯

地骨皮乾地黃(各一兩)細辛(半兩)戎鹽(一分)每用五錢,水煎三五沸,熱漱冷吐,爲瘥爲度。

地黃湯

生地黃(二兩)獨活(一兩)每用五錢,以酒一盞浸一宿,煎十餘沸,熱漱冷吐,以瘥爲度。【殺蟲之劑】

白礬散

齲齒,根腫出膿汁。白礬(燒灰)熊膽(各一分)蟾酥雄黃麝香(各半分)上爲散,每用半錢,敷牙根。一方有幹蛤蟆半分。

牛膝散

風齲疼痛,解骨槽風毒痛。牛膝(一兩,燒灰)每以少許末,着齒間含之。

又方

郁李根一握,水一盞,煎至六分,熱含之,吐蟲長六分,黑頭。

又方

大醋一升,煮枸杞白皮一升,取半升,含之蟲立出。(《肘後》)【補腎之劑】

地黃丸

人蔘山萸(各四兩)生地(五斤取汁白蜜(一升)枸杞根(三兩)白茯苓(二兩)酥(少許)上將參、苓、杞、萸爲末,以好酒一斗煎至三升,去滓,入地黃汁酥蜜同煎至可丸,即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溫酒送下,日三服,漸加至五服。

八味丸

安腎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