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醫大全》

清 顧世澄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陰陽疽門主論

王肯堂曰∶陰陽疽,背上麻木不常,時腫時塌,忽軟忽硬,乍寒乍熱,由七情內乖,陰陽不和也。此證必大渴,神清脈定者可治;昏迷躁亂飲食不進者死。十日得黃白膿者可治;數日無膿者死。(《準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