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

明 汪機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陰滯於陽爲疽陽滯於陰爲癰十五

癰疽因陰陽相滯而生。蓋氣陽也。血陰也。血行脈內。氣行脈外。相併周流。寒與溼搏凝泣行遲爲不及。熱與火搏之。則沸騰行速爲太過。氣得邪而鬱。則津液稠粘。爲痰爲飲。積久滲入脈中。血爲之濁。此陰滯於陽也。血得邪而鬱。隧道阻隔。或溢或結。積久滲出脈外。氣爲之亂。此陽滯於陰也。病皆由此。不特癰疽。陽滯於陰。謂陽盛而滯其陰。脈則浮洪弦數。陰滯於陽。謂陰弱而滯其陽。脈則沉弱細澀。陽滯以寒治之。陰滯以熱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