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唐 蘇敬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防風

味甘、辛,溫,無毒。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痹,煩滿脅痛脅風,頭面去來,四肢攣急,字乳金瘡內痙。久服輕身。葉,主中風熱汗出。一名銅芸,一名茴草,一名百枝,一名屏風,一名根,一名百蜚。生沙苑川澤及邯鄲、琅、上蔡。二月、十月採根,曝幹。得澤瀉、蒿本療風,得當歸芍藥陽起石禹餘糧療婦人子藏風,殺附子毒,惡乾薑藜蘆白蘞芫花,畏萆。郡縣無名沙苑。今第一齣彭城、蘭陵,即近琅者。鬱州百市亦得之。次出襄陽、義陽縣界,亦可用,即近上蔡者。唯實而脂潤,頭節堅如蚯蚓頭者爲好。俗用療風最要,道方時用。〔謹案〕今出齊州、龍山最善,淄州、兗州、青州者亦佳。葉似牡蒿附子苗等。《別錄》雲∶叉頭者,令人發狂;叉尾者,發痼疾。子似胡荽而大,調食用之香,而療風更優也。沙苑在同州南,亦出防風,輕虛不如東道者,陶雲無沙苑,誤矣。襄陽、義陽、上蔡,元無防風,陶乃妄注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