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彙編》

明 翟良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經有十二、絡有十五

心、肝。脾、肺、腎爲五臟,並心包絡六髒大小腸膽、胃、膀胱,並三焦六腑,合之而爲十二經。十二經各有其絡,共陽蹺、陰蹺、脾之大絡十五絡十五絡之外,猶有支絡。蓋經者徑也,經脈之行,以氣血之流行周身,經常而不斷者言也,如川流之不息矣。絡猶兜也,如人橫線爲絡,以兜物也。絡脈之行,以氣血分佈一身,無微而不周者言也,如川流之分派而不泄矣。(有云∶十二經,加督脈任脈十五絡,非陰蹺、陽蹺也少,不知當看一別字。十二經共督、任二脈之別,爲十五絡。別即陰蹺、陽蹺,非有二也。)五臟(髒者藏也,藏精氣而不泄,滿而不實。如心、肺皆有空竅,肝、腎、脾亦有小小筒系,條數不一之空竅心包亦然)。六腑(腑者空也,傳化物而不藏,實而不滿。如腸胃皆空,飲食入胃,則胃實而腸空,下入於腸,則腸實而胃空,實則又下行矣,膀胱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