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堂醫論》

明 王肯堂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論望色

望色之法,明瑩者吉,昏晦者兇。然陳希夷雲∶凡色之無光者,不足謂之色。蓋光即虛色,災喜皆不成,不必斷也。然則望色者,必於有光中分別明晦,以定吉凶,然後可耳。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四時判之,得時者生,失時者兇。四色之中,又須常帶黃潤之色乃佳,脾氣無不在也。準頭赤,肺中有火;耳半黑,腎中有邪;年壽赤,則心火炎;眼下青,則脾氣逆也,由此而推,思過半矣。鼻準黃明,脾氣強也;鼻尖青黃,淋也,白者亡血也,赤者血熱也。望而知之爲之神,《內經明堂篇言之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