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宋 王懷隱;陳昭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治黃汗諸方

黃汗之爲病,身體洪腫,汗出不渴,狀如風水,汗出染衣,黃如柏汁,其脈自沉,此由脾胃有熱,汗出而入水中,若浴水入汗孔中,得成黃汗病也。

黃汗病,身體重,汗出而不渴,其汗沾衣,黃如柏染,黃散方。

黃(二兩銼)赤芍藥(二兩)茵陳〔一(二)兩〕石膏(四兩)麥門冬(一兩去心)豉(二兩)上件藥,搗篩爲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竹葉十四片,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四、五服。

黃汗出,身體重,熱不退,大小便不利,宜服此方。

茵陳(一兩)赤芍藥(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木通(二兩銼)赤茯苓(一兩)黃(一兩銼)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篩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大小便通利爲度。

脾臟瘀熱不散,心神煩亂,小便赤澀,或汗出如柏汁,宜服此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梔子仁(一兩)黃柏(一兩銼)白朮(一兩)上件藥,搗篩爲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四、五服。

又方

茵陳(二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梔子仁(一兩)上件藥,搗篩爲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四、五服。

又方

梔子仁(一兩)栝蔞子(一兩炒)苦蔘(一兩銼)上件藥,搗羅爲末,以醋漬雞子黃白二枚,用和藥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三十丸,日四、五服。

又方

黃雌雞(一隻去毛爪,開肚,淨洗)生地黃(一斤細切)上以地黃納雞腹中,系定,置於銅器中,蒸令極熟,絞取汁。分爲五服,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芋根〔切三(二)合〕上以豬肉半斤,合作羹,盡食之。

又方

柞樹皮(二兩燒灰)上細研爲末。每服,以新汲水調下二錢,日四、五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