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宋 王懷隱;陳昭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治小便不通諸方

小便不通者。是膀胱與腎均有熱故也。腎主水膀胱津液之府。此二經爲表裏。而水行通少小便

小便不通。腸腹急滿。透水散方。

蘧麥(一兩)石葦(三兩去毛木通(三分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川硝(一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牽牛子(半兩微炒)檳榔(一兩)滑石(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爲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小便不通。數日欲死。神驗方

桃枝(一兩)柳枝(一兩)蔥白(一握)木通(一兩銼)燈心(一束)漢椒(一兩去目)旱蓮子(一兩)白礬(一兩燒令汁盡)上件藥。並細銼。以水三鬥。煎至一斗五升。用瓷瓶一個熱盛一半藥汁燻外腎。週迴以被圍繞。輒不得外風。良久便通。如赤小豆汁。若冷即換之。其功甚大。

小腸結澀不通。心煩悶亂。坐臥不安。宜服此方。

小豆(一分)苦竹髭(一分)粟奴(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燈心(一束)銅錢(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三分。去滓。食前分爲三服。

小腸壅熱。小便赤澀淋瀝疼痛不通。海蛤散方。

海蛤(一兩半)石燕(半兩)白鹽(一分炒)魚腦中石子(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爲散。入乳鉢中研令極細。每服。以蔥白五莖切。甘草二寸生用。銼。用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調下散子一錢。食前頻服即通。

小腸熱結脹滿。小便不通大黃丸方。

大黃(二兩銼碎微炒)大戟(一兩銼碎微炒)赤芍藥(一兩)川樸硝(一兩)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杏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羅爲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蔥白湯下二十丸。

小便不通。臍間窘急。三焦積熱氣不宣通。宜服海蛤丸方。

海蛤(二兩細研)木通(半兩銼)葵子(一兩)滑石(二兩)蒲黃(一兩)車前子(一兩)赤茯苓(半兩)赤芍藥(半兩)上件藥。搗羅爲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蔥白湯下二十丸。

小便不通。心腹妨悶。上氣喘急。坐臥不安雞蘇散方。

雞蘇(一兩)甘遂(半兩煨令黃)滑石(一兩)葵子(一兩)蘧麥(一兩)桑根白皮(一兩銼)防葵(一兩)榆白皮(一兩銼)上件藥。搗粗羅爲散。每服三(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又方。

木通(一兩銼)豬苓(一兩去黑皮)桑根白皮(一兩銼)上件藥。搗粗羅爲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小便不通立效方

燈心(二束)生薑(半兩)黑鉛(半兩銼爲末)上件藥。用井華水一大盞。煎取五分。去滓。以蔥一枝。慢火燒令熱。拍破。先安在臍內。後頓服瘥。

又方。

蛤粉(半兩)麻根(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爲散。每於空心。以新汲水調下二錢。

又方。

秦艽(一兩去苗)冬瓜子(二兩)上件藥。搗細羅爲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小便不通腹脹氣急悶方。

滑石(一兩搗碎)自己腳手爪甲(燒灰細研)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滑石至五分。去滓。調指甲灰服之。

又方。

小麥二合滑石(三分搗羅爲末)生薑(半兩切)上件藥。以水一盞半。煎小麥生薑取一盞。去滓。分爲三服。調滑石末服之。

又方。

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木通(一兩半銼)上件藥。以水一大盞半。煎小麥生薑取一盞。去滓。分爲三服。調滑石末服之。

又方。

蘧麥(一兩銼)甜葶藶(半兩令銼)上件藥。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食前分爲三服。

又方。

車前葉汁(五合冬瓜汁(二合)上件藥相和。分爲二服。食前服之。

又方。

葵根(一兩銼)滑石(一兩搗爲末)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三分。去滓。食前分爲三服。

又方。

螻蛄(三枚微炒)苦瓠子(三十粒微炒)上件藥。搗細羅爲散。每服。以冷水調下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