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宋 王懷隱;陳昭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初生兒防撮口着噤及鵝口重法

凡初生兒。須防三病。一曰撮口。二曰着噤。三曰臍風。皆是急病。就中撮口着噤尤甚。過若殊不知病在喉舌之間。據亦極重矣。救療者十不得三四。但依將護法。防於事先。則必無此患。又有鵝口重重斷懸癰等病。但依方療之則瘥。皆不至損兒也。凡兒初飲乳後。以發纏指。沾清水點拭了。看齒根上有黃筋兩條。便以葦刀子割斷。點豬乳乳。又看兒上有白點子。火急以指甲刮卻。仍燒胡粉紙燭子之。則瘥。又但覺乳不穩。壯熱。顏色赤。鼻黃。即是着噤。急取竹瀝半合。和少許牛黃與喫。其牙關又兒生一宿。抱近明無風處。看臍上有赤脈直上者。當時於脈盡頭灸三壯。赤散無患矣。又亦覺割斷赤脈。或刮卻上白。了。取雀兒飯甕子並蟲。細研和奶汁。綿濾點口中。及又亦兒喫生甘草後。暖水浸少韭子汁塗兒口脣上。幹又塗。十數度止。必不得令入口中。又用新烏驢糞。捩取汁塗口中。咽亦無妨。又用川椒一大兩。面。裹爲三角樣。燒令黃熟。以綿蓋兒口。掐去尖。如箸頭許大。使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