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宋 王懷隱;陳昭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治小兒脫肛諸方

小兒脫肛者。爲肛門脫出也。肛門大腸之候。小兒多因利大腸大腹虛冷。即肛門脫出

治小兒大腸虛冷。久脫肛龜頭散方。

龜頭(一枚枯頭者塗酥炙令黃焦)卷柏(一兩)龍骨(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爲散。以散一錢敷上。按納之。

小兒脫肛。宜敷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生去皮臍)龍骨(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爲散。每用散一錢。敷在肛上。按令入。頻頻用之。以瘥爲度。

小兒脫肛。久不瘥方。

鱉甲(三枚枯者塗酒炙令黃焦)莨菪子(半兩水淘去浮者煮令牙出候幹炒令黃黑色)上件藥。細研爲散。每空腹。以粥飲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又方。

雀糞(半兩)乾薑(一分炮裂碎銼)上件藥。搗細羅爲散。每服一錢。白麪半匙同溲作飩。煮熟。入鹽醋少許。每日早晨一

又方。

龜頭(一兩炙令黃)龍骨(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爲散。每用一錢粉腸頭。按納之。日三上用之。

又方。

蒲黃(一兩)豬脂〔一(二)兩〕上件藥。煉豬脂相和爲膏。塗腸頭上。即縮入。

治小兒因痢後。軀氣下。推出肛門不久。宜用赤石脂散方。

赤石脂(一分)伏龍肝(一分)上件藥。細研爲散。每以半錢敷腸頭。日三上用之。

又方。

上用白龍骨末敷腸頭。不過三上瘥。

又方。

上細墨末。每服。以溫酒調下一字。日三服。

又方。

龜頭(一枚炙令焦)上搗羅爲末。每服。以米飲調下半錢。日二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又方。

馬藺花(半兩)上搗細羅爲散。用溫漿水先洗。拭乾。糝藥末半錢於故綿子上。按入。每日用之。以瘥爲度

又方。

蜘蛛(燒灰)上細研敷之。更燒桑葉燻之。

又方。

生鐵(二斤)上以水三碗。煮至二碗。候冷暖得所。洗之立瘥。

治小兒大腸虛冷脫肛方。

莨菪子(一兩炒令黑色)上搗羅爲末。先以暖水淨洗。幹拭。塗藥半錢。卻納入腸。不過三上。不出。便以蕓薹子

又方。

上用女萎五兩。燒燻下部。三五上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