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隋 巢元方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三、氣淋候

氣淋者,腎虛膀胱熱,氣脹所爲也。膀胱與腎爲表裏膀胱熱,熱氣流入於胞,熱則生實,令胞納氣脹,則小腹滿腎虛不能制其小便,故成淋。其狀∶膀胱小腹皆滿,尿澀,常有餘瀝是也。亦曰氣癃。診其少陰脈數者,男子則氣淋。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雲∶以兩足踵布膝,除癃。又云∶偃臥,以兩手布膝頭,取踵置尻下,以口納氣,腹脹自極,以鼻出氣七息,除氣癃,數小便,莖中痛,陰以下溼,小腹痛,膝不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