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明 董宿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消渴通治方

消渴後虛乏。白茯苓(去皮)菟絲子(酒浸,別搗)山茱萸去核麥門冬去心附子(炮,去皮兩半)大豆(炒去皮,三合志(去心人蔘(以上各三兩半)三分)上爲細末,用生地黃生栝蔞根各三斤,搗絞取汁,以銀石器慢火煎減半,然後內藥,並下白蜜十兩,牛髓五兩,再煎令如糜,丸如雞子黃大,米飲下,日三,藥末不必盡入,惟看稀稠得所,甚佳。一方無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