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論》

清 費伯雄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加味腎氣丸

熟地四兩茯苓三兩(乳拌)山藥(炒)丹皮(酒炒)山萸肉(酒潤)澤瀉(酒浸)川牛膝(酒浸)車前子(炒)肉桂一兩附子(制)五錢蜜丸。此方之妙,全在導龍歸海。命腎之火衰微,濁陰日漸凝結,始則小便不利,繼則水氣泛溢,腹脹肢腫。但用分利之劑,徒然耗正劫陰,小便仍不能利,惟用附桂以直達命腎,使命門之火得以燻蒸脾胃,腎中之真陽發越,則腎氣通暢,而寒水亦行,小便通,則氾濫之水如衆流赴壑矣。人但知水能克火,而不知火亦能制水,發陽光以消陰翳,此類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