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靜脈、股動脈穿刺術

手術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gǔ jìng mài 、gǔ dòng mài chuān cì shù

3 適應

股靜脈、股動脈穿刺術適用於周圍靜脈穿刺困難,但需採血標本;急救時需靜脈內注藥。

4 禁忌症

出血傾向,下肢有靜脈血栓

5 用品及準備

10ml無菌乾燥注射器及針頭、清潔盤、各種試管等。

6 操作方法

1、患者仰臥,下肢伸直並略外展、外旋。如爲患兒,將大腿外展與身體長軸成45°角,大腿下墊一小枕,小腿彎曲與大腿成90°角,並由助手固定。

2、局部常規消毒待幹。

3、術者立於穿刺側,戴無菌手套或用碘酊乙醇消毒左手示指,以左手示指在腹股溝韌帶下方中部捫清股動脈搏動最明顯部位,並予固定。

4、右手持注射器,針頭斜面向上,在腹股溝韌帶中部下方2-3cm、股動脈內側垂直刺入或與皮膚成30°-45°角,一般進針深度2-5cm。在刺入過程中,要經常抽吸。如無回血,可緩慢回撤,邊抽邊退,或稍變方向及深度繼續探試。如抽得靜脈血,即用左手固定針頭,右手抽動活塞,以保證順利抽血。

5、術後以無菌棉球壓穿刺點處,囑患者伸直大腿,繼續壓迫5-10min,觀察至局部無出血爲止。如欲行股動脈取血,可於搏動最明顯處進針方法與股靜脈穿刺相同,但術後壓迫時間稍長。

7 注意事項

1、局部必須嚴格消毒,不要選擇有感染的部位作穿刺

2、避免反覆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腫

3、若需向靜脈內輸注液體時,穿刺角度爲30°-45°斜刺;刺入靜脈後應將針頭固定好。

4、如抽出鮮紅色血液,即示穿入股動脈,應拔出針頭,緊壓穿刺處數分鐘,至無出血爲止。

5、如爲嬰幼患兒,助手固定肢體時勿用力過猛,以防損傷組織

8 相關出處

《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