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香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án xiāng wán

2 《聖惠》卷三十六:含香丸

2.1 處方

雞舌香1兩,藿香半兩,零陵香3分,甘松香半兩,當歸半兩,桂心半兩,木香3分,芎1兩,香附子10個,肉豆蔻5個(去殼),白檳榔15個,白芷半兩,青桂香半兩,丁香1分,麝香1分(細研)。

2.2 製法

上爲末,入麝香研勻,煉蜜爲丸,如楝實大。

2.3 功能主治

熱毒氣,調和臟腑。主口臭

2.4 用法用量

常含1丸咽津

2.5 摘錄

《聖惠》卷三十六

3 聖濟總錄》卷一一八:含香丸

3.1 處方

零陵香1兩,甘松(洗淨,焙)2兩,沉香(銼)3兩,乳香4兩(研),木香5兩,草豆蔻仁6兩,檳榔(銼)7兩,桂(去粗皮)8兩,赤茯苓(去黑皮)9兩,甘草(炙,銼)10兩。

3.2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小彈子大。

3.3 功能主治

下注丹田,能生津液,語言清爽,顏色悅澤,鬚髮烏黑,止小便明目益智,補虛勞,辟邪惡,除冷氣,久服一生無患。主口臭

3.4 用法用量

臨臥及五更初含化1丸。

3.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八

4 《千金》卷六

4.1 別名

丁香丸

4.2 組成

丁香半兩,甘草3兩,細辛1兩半,桂心1兩半,川芎1兩。

4.3 主治

口氣臭穢。

4.4 用法用量

臨臥時服2丸。

4.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彈子大。

4.6 附註

丁香丸(《聖惠》卷三十六)。《聖惠》:丸如彈丸,綿裹1丸,含咽津亦得。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