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昏皮

中藥材 養心安神藥 寧心安神 止痛 中醫學 中藥學 安神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é hūn pí

2 概述

合昏皮中藥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爲《本草拾遺》記載的合歡皮之別名[1]

3 別名

合昏皮、夜合皮[1]

4 來源及產地

豆科植物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樹皮[1]。主產湖北、四川、江蘇、浙江、安徽[1]

5 性味歸經

甘,平[1]。入心、肝經[1]

6 功能主治

功在寧心,解鬱,和血,消癰,止痛[1]

1.治心神不安,失眠肺癰吐膿血瘰癧折傷疼痛[1]。煎服:4.5~9g[1]

2.治癰癤瘡腫,煎服或研末外敷[1]

7 化學成分

本品含金合歡酸內酯、劍葉莎酸甲酯、合歡皁苷、禿毛冬青甲素及其多種糖苷、木脂體糖苷[1]

8 藥理作用

本品可抗生育、抗過敏、抗腫瘤[1]

9 合歡皮藥典標準

9.1 品名

合歡皮

Hehuanpi

ALBIZIAE CORTEX

9.2 來源

本品爲豆科植物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乾燥樹皮。夏、秋二季剝取,曬乾

9.3 性狀

本品呈捲曲筒狀或半筒狀,長40~80cm,厚0.1~0.3cm。外表麪灰棕色至灰褐色,稍有縱皺紋,有的成淺裂紋,密生明顯的橢圓形橫向皮孔,棕色或棕紅色,偶有突起的橫棱或較大的圓形枝痕,常附有地衣斑;內表面淡黃棕色或黃白色,平滑,有細密縱紋。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呈纖維性片狀,淡黃棕色或黃白色。氣微香,味淡、微澀、稍刺舌,而後喉頭有不適感。

9.4 鑑別

(1)本品粉末灰黃色。石細胞類長圓形、類圓形、長方形、長條形或不規則形,直徑16~58μm,壁較厚,孔溝明顯,有的分枝。纖維細長,直徑7~22μm,常成束,周圍細胞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不均勻增厚,木化或微木化。草酸鈣方晶直徑5~26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50%甲醇10ml,浸泡1小時,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5ml使溶解,用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5ml,合併正丁醇液,蒸乾,殘渣甲醇0.5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合歡皮照藥材lg,同法劑成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於同一高效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一水(13:5:2)的下層溶液(每10ml加甲酸0.1ml)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磷鉬酸乙醇試液,在9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9.5 檢查

9.5.1 水分

不得過10.0%(附錄ⅨH 第一法)。

9.5.2 灰分

不得過6.0%(附錄ⅨK)。

9.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稀乙醇溶劑,不得少於12.0%。

9.7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9.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0.04%磷酸溶液(18:82)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04nm。理論板數按(-)-丁香樹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9.7.2 對照晶溶液的製備

取(-)-丁香樹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5μg的溶液,即得。

9.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0ml,密塞,稱定重量,浸泡l小時,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40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5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9.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乾燥品計算,含(-)-丁香樹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C33H44017)不得少於0.030%。

9.8 合歡皮飲片

9.8.1 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絲或塊,乾燥

本品呈彎睦的絲或塊片狀。外表麪灰棕色至灰褐色,稍有縱皺紋,密生明顯的橢圓形橫向皮孔,棕色或棕紅色。內表面淡黃棕色或黃白色,平滑,具細密縱紋。切面呈纖維性片狀,淡黃棕色或黃白色。氣微香,味淡、微澀、稍刺舌,而後喉頭有不適感。

9.8.2 浸出物

藥材,不得少於10.0%。

9.8.3 鑑別、檢查、含量測定

藥材

9.8.4 性味歸經

甘,平。歸心、肝、肺經

9.8.5 功能與主治

解鬱安神,活血消腫。用於心神不安,憂鬱失眠肺癰,瘡腫,跌撲傷痛。

9.8.6 用法與用量

6~12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9.8.7 貯藏

通風乾燥處。

9.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0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7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