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孩兒

活血止血 中藥材 化瘀消腫 清熱解毒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óng hái ér

2 英文參考

laciniate begonia her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秋海棠科植物裂葉秋海棠全草·《中醫大辭典》·紅孩兒

紅孩兒中藥名,出自《植物名實圖考[1]

3.1 別名

又名巖紅、石蓮[1]

3.2 來源及產地

秋海棠科植物裂葉秋海棠Begonia laciniata Roxb.的全草[1]分佈福建、臺灣、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浙江等地[1]

3.3 性味

甘、酸,寒[1]

3.4 功能主治

功在清熱解毒散瘀消腫[1]

①治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肺炎風溼骨痛閉經痛經,肝脾腫大[1]。煎服:9~15g[1]

②治跌打腫痛,毒蛇咬傷,癰腫,疔瘡[1]。搗敷[1]

4 薯蕷科植物薯莨塊莖·《中醫大辭典》·紅孩兒

紅孩兒中藥名,出自《草藥手冊》,即《植物名實圖考》記載的薯莨之別名[2][2]

4.1 別名

又名薯良硃砂蓮山豬薯紅藥子紅孩兒、金花果[2]

4.2 來源及產地

薯蕷科植物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的塊莖[2]。產貴州、江西、湖南、雲南等地[2]

4.3 性味

苦、澀,平,有小毒[2]

4.4 功能主治

功在活血止血清熱解毒[2]

1.治產後腹痛月經不調崩漏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腹瀉痢疾[2]。內服:煎湯,6~9g;研末,每次0.9~1.5g[2]

2.治外傷出血,研粉撒;燒燙傷,研粉油調塗;毒蛇咬傷[2]。搗敷或醋磨塗傷口[2]

4.5 化學成分

本品含鞣質及皁苷等[2]

4.6 藥理作用

煎劑能縮短家兔出血凝血時間,有類似血小板的促凝作用[2]煎劑酊劑對離體小鼠子宮興奮作用;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2]

5 秋海棠科植物裂葉秋海棠的全株·《*辭典》·紅孩兒

5.1 出處

植物名實圖考

5.2 拼音名

Hónɡ Hái ér

5.3 別名

石蓮紅天葵、虎斑海棠、半邊蓮、九齒蓮、紅蓮(《廣西藥植名錄》),巖紅(《雲南中草藥選》)。

5.4 來源

秋海棠科植物裂葉秋海棠的全株。全年可採,洗淨,曬乾

5.5 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5~60釐米。根莖粗長。地上莖草質,直立或匍匐狀,多少被褐色綿毛。葉膜質,互生,葉片廣心臟卵形,長12~20釐米,寬10~15釐米,呈多角狀或不規則的5~7裂,裂片漸尖,邊緣有小鋸齒及睫毛,上面綠色,略被柔毛,下面淡綠色或淡紫色,被褐色綿毛;托葉披針形,長2釐米,脫落。花單性雌雄同株,腋生,花軸較葉短,着生雄花3~4朵及雌花1朵,花淡紅色;雄花花被片4,外面2枚較大,背被綿毛,內面2枚矩圓形,雄蕊多數;雌花花被片5,斜卵形,子房下位,被柔毛;柱頭肥厚。蒴果長10~15毫米,具狹翅。花期6~8月。

5.6 生境分佈

分佈我國南部。亦有栽培。

5.7 性味

《陸川本草》:"甘,寒。"

5.8 功能主治

感冒咳嗽風溼骨痛腰痛消化不良,跌打腫痛,疔瘡

①《植物名實圖考》:"治腰痛。"

②《陸川本草》:"葉:消炎解毒。治疔瘡,癰腫,小便淋瀝蛇咬傷。"

③《廣西藥植名錄》:"全株:治風溼骨痛,肚痛,消化不良。根:治吐血。"

④《雲南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散瘀消腫。治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肺炎。"

5.9 用法用量

內服:熬湯,2~3錢。外用:搗敷。

5.10 附方

治跌打腫痛:裂葉秋海棠鮮品,搗爛外包。(《雲南中草藥選》)

5.11 摘錄

《*辭典》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66.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44.

用到中藥紅孩兒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