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裂開途徑杓狀軟骨切除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óu liè kāi tú jìng sháo zhuàng ruǎn gǔ qiē chú shù

3 適應

雙側聲帶外展性麻痹,呼吸道不通暢者。

4 手術圖解

圖1 橫切口

圖2 於環甲膜作橫切口

圖3 暴露杓狀軟骨間區

圖4 自內軟骨膜向後分離

圖5 經一針頭引入不鏽鋼絲,繞在聲突上,自另一針頭穿出

圖6 於杓狀軟骨區作斜切口

圖7 在杓狀軟骨間區作舌形切口

5 手術器械

眼科用小彎剪刀喉裂開用甲狀軟骨拉鉤、電鋸、輸血用粗針或腰椎穿刺針、直接喉鏡。

6 術前準備

頸側途徑聲帶移位術相同。

8 手術方法

1.已作氣管切開術,由此插入麻醉氣管插管。仰臥、墊肩,使喉部充分暴露

2.自甲狀軟骨中線至兩側胸鎖乳突肌前緣作橫切口(圖1)。

3.切開頸闊肌,向上、下方向分離暴露胸骨舌骨肌向兩側牽拉。分離出甲狀軟骨前面區域。

4.於環甲膜中線作2cm橫切口(圖2)。

5.沿甲狀軟骨前面正中線作直切口,切開外軟骨膜,向兩側分離約2mm。於甲狀軟骨前正中線以電鋸鋸開。以甲狀軟骨拉鉤向西側拉開。

6.剪開前連合處,暴露出兩側聲帶、杓狀軟骨間區和會厭基底部(圖3)。此時可捫及杓狀軟骨。切除杓狀軟骨途徑有經內軟骨膜下和經喉腔內粘膜下二種方法

7.經甲狀軟骨內軟骨膜法是緊貼甲狀軟骨翼板,自內軟骨膜外向後下分離直至杓狀軟骨(圖4)。以剪自聲突處切除杓狀軟骨,但應避免穿破喉腔內粘膜。於頸外經皮膚向一側甲狀軟骨翼板穿入二隻粗針頭,相當於聲突的上、下方穿過(圖4)。自一針頭內引入不鏽細鋼線,繞聲突經另一針頭穿出甲狀軟骨翼板,抽緊不鏽鋼絲,打結固定在頸外皮膚處,並以特佛隆片墊好。此時聲帶即被移位至外側,並作直接喉鏡檢查,加以證實。

喉腔內粘膜法是直接在喉腔內於杓狀軟骨區作斜切口(圖5)。切斷聲突和甲杓肌,分離和切斷環杓肌,使環杓關節脫位,取出杓狀軟骨後,將喉腔粘膜縫合。然後按相同方法聲帶移位至外側。作直接喉鏡檢查證實。

8.若遇杓狀軟骨間區有纖維疤痕組織,可在該區作一基底向上的舌形粘膜切口(圖6),掀起該舌形粘膜瓣,切除其下方的纖維疤痕組織然後將粘膜縫合。

9.依次縫合甲狀軟骨膜、頸闊肌和皮膚

9 注意事項

1.切開甲狀軟骨處應位於正中線,以防影響聲帶

2.聲帶移位後,關閉傷口前,應作直接喉鏡檢查,視聲帶移位至外側的位置是否正確。一般聲帶外移達4mm寬度即夠,若聲門裂過大,則能影響發聲,並易嗆咳,聲門裂過小,則呼吸難以通暢。

3.縫合喉腔切口時,宜緊密封閉其粘膜切口處,否則易長肉芽組織

10 術後處理

1.術後數天或數週內,進食時可能有嗆咳,但以後可逐漸適應。必要時可用短時期鼻飼。

2.應用短時期抗生素,防止感染

3.術後4周,可拆除頸外固定鋼絲,經觀察後,移位仍良好者,可拔除氣管套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