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別名
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術;水平垂直部分喉切除術;水平垂直喉部分切除術;喉水平垂直部分(3/4)切除術;水平垂直半喉切除術;水平垂直半喉部分(3/4)切除術
5 概述
喉垂直水平部分切除術是一種擴大的喉水平次全切除術,又稱喉3/4切除術,主要適於聲門上癌,喉3/4切除後一期利用附近組織進行修復,可保留喉的部分或全部生理功能。
10 手術步驟
10.1 1.切口
一般行半U形切口,患側切口上限長於健側,即從一側胸鎖乳突肌上緣起向下延伸至環甲膜平面向對側稍延伸至胸鎖乳突肌前緣止。如需行頸淋巴結清掃術,可改爲橫Y形()切口,雙側頸淋巴結清掃術則用雙橫Y形(
)切口。
10.2 2.掀起皮瓣
將皮瓣連同頸闊肌一併向上掀起至舌骨以上平面。用縫線牽拉皮瓣固定,下麪皮瓣分離至環狀軟骨下方。
10.3 3.分離帶狀肌
在中線分離並切斷頸前帶狀肌。如欲利用帶狀肌修復喉,則對病側胸骨舌骨肌予以保留,在中線切斷舌骨時形成胸骨舌骨肌-舌骨瓣。
10.4 4.暴露甲狀軟骨分離外骨衣
頸前帶狀肌切斷後,暴露甲狀軟骨,在甲狀軟骨上緣水平切開外骨衣,用小剝離子向下剝離外骨衣至甲狀軟骨下緣(圖9.6.3.2.2-1)。
10.5 5.切開甲狀軟骨
從患側甲狀軟骨上角起向中線至甲狀軟骨上2/3和1/3交界水平延至對側(圖9.6.3.2.2-2)。用圓鋸或骨剪沿此標誌線切開軟骨,患側軟骨瓣備用,其餘部分取除。
10.6 6.舌骨上入路
用電刀切斷舌骨上肌後,Allis組織鉗抓持舌骨,用軟骨剪在舌骨小角外側剪斷舌骨,向前下牽拉舌骨,用刀橫行切開舌骨會厭韌帶會厭谷黏膜進入喉咽腔,再沿舌骨兩外側向下剪開甲狀舌骨膜,即可窺見會厭(圖9.6.3.2.2-3)。
10.7 7.切除腫瘤
會厭向前牽拉充分暴露喉腔,此時可觀察腫瘤大小,以決定切除的範圍。如暴露不充分可在會厭兩外側繼續切開喉咽黏膜,用剪刀在健側聲帶上方從喉室后角起向前水平剪開達前聯合,再根據情況從患側杓狀軟骨、聲帶下緣或部分環狀軟骨向前剪開,與健側在前方會合至此,或患側爲垂直半喉,健側爲聲門上半喉,連同會厭、舌骨、會厭前間隙,甚至舌根部分,患側梨狀窩內側壁一併切除,檢查腫瘤及其安全邊界要求在5mm以上。行冰凍切片,判定切緣是否陽性,以決定是否行擴大切除術。
10.8 8.止血
在剪開甲狀舌骨膜兩側時,可結紮喉上動、靜脈,也可邊剪開邊鉗夾止血,活躍出血予以縫合結紮。
10.9 9.環嚥肌切斷
在環咽黏膜下,垂直切斷環嚥肌。
10.10 10.修復聲門裂
將預先形成的患側軟骨瓣(患側橫徑全長,寬0.5cm的軟骨條),翻入聲帶已切除側喉腔,用0號細絲線縫合固定,前方固定在環狀軟骨上,後方固定在後板上分離梨狀窩黏膜,遮蓋在軟骨瓣上間斷縫合(圖9.6.3.2.2-4)。此時改爲淺麻醉,用吸引管頭刺激喉氣管黏膜,觀察健側聲帶活動時是否達到聲門閉合。如聲門裂大,可取帶狀肌遊離肌瓣植入軟骨瓣上的梨狀窩黏膜下,再重新縫合梨狀窩黏膜(圖9.6.3.2.2-5)。
胸骨舌骨肌蒂修復法:預先將患側胸骨舌骨肌和舌骨一併遊離,形成舌骨胸骨舌骨肌蒂,將舌骨翻向患側喉腔,將靠舌骨的肌蒂前方縫合固定在環甲膜或環狀軟骨弓上,後方縫合固定在環狀軟骨後板上。此時舌骨已嵌於患側喉腔,達到縮小聲門裂目的。
10.11 11.封閉喉咽腔
甲狀軟骨外骨衣與舌骨中部用0號絲線縫合,兩側咽側黏膜與舌根兩側黏膜縫合。再將頸前筋膜和帶狀肌與舌根黏膜下層縫合,兩側帶狀肌在中線縫合。
10.12 12.沖洗創口
10.13 13.放置引流管
10.14 14.切口縫合
依次縫合皮下和皮膚。
10.15 15.換氣管套管
待麻醉變淺,充分吸引氣管內分泌物後,拔除氣管內麻醉導管,插入帶套囊的氣管套管。
10.16 16.包紮
創口放無菌紗布,並加壓包紮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