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積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消瘕散結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uà jī wán

2 英文參考

Abdominal Mass Pill[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化積丸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五首。

4 雜病源流犀燭·六淫門》卷十四方之化積丸

4.1 處方

三棱莪術阿魏海浮石香附雄黃檳榔蘇木瓦楞子五靈脂[1]

4.2 製法

上藥爲末,水泛爲丸[1]

4.3 功能主治

雜病源流犀燭·六淫門》卷十四方之化積丸主治積聚[1]

4.4 用法用量

每次3~6克,溫開水送下。

4.5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四

5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方之化積丸

5.1 別名

化痞丸

5.2 處方

三棱莪術阿魏海浮石瓦楞子香附雄黃五靈脂蘇木

5.3 功能主治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方之化積丸主治諸氣內痛,痞積疼痛

5.4 用法用量

化痞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武漢方)。

5.5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

6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沙市方)之化積丸

6.1 別名

龜鱉化痞丸

6.2 處方

青皮1兩,公丁香5錢,硇砂5錢,龜版(醋炒)8錢,檳榔1兩,廣木香5錢,莪術(醋炒)1兩,牙皁5錢,阿魏(醋化)6錢,鱉甲(醋炒)8錢,枳實麩炒)1兩,甘草5錢,廣陳皮1兩,枳殼麩炒)1兩,三棱(醋炒)1兩,二醜1兩5錢。

6.3 製法

上爲細末,以薑汁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6.4 功能主治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沙市方)之化積丸主治寒溼氣結,症瘕積聚痞塊脾臟腫大。

6.5 用法用量

成人每服2錢,以薑湯送下;小兒、老人減半。

6.6 注意

孕婦、貧血及無痞塊者忌服;並忌豬肉南瓜甲魚馬齒莧、生冷等物。

6.7 摘錄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沙市方)

7 方出《丹溪心法》卷三,名見《濟陰綱目》卷五方化積丸

7.1 組成

黃連1兩半(一半用吳茱萸炒,去茱萸;一半用益智炒,去益智),山梔(炒)半兩,川芎半兩,三棱半兩,莪術醋煮)半兩,神曲半兩,桃仁(去皮尖)半兩,香附(童便浸)1兩,蘿蔔子(炒)1兩半,山楂1兩。

7.2 製備方法

上爲末,蒸餅爲丸服。

7.3 功能主治

方出《丹溪心法》卷三,名見《濟陰綱目》卷五方化積丸主治食塊,死血、痰積成塊,在兩脅動作,腹鳴嘈雜眩暈身熱,時作時止。

7.4 用法用量

口服。

7.5 各家論述

濟陰綱目》汪洪箋釋:此方以茱萸制連而治左,以益智制連而治右,以山梔治塊中之火,其餘破氣消食散血,誠穩當藥也。

8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大同方)之化積丸

8.1 組成

二醜4兩,三棱1兩,莪術1兩,檳榔1兩,茵陳1兩,牙皁1兩,枳殼1兩,大黃1兩,木香1兩。

8.2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水滴爲丸。

8.3 主治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大同方)之化積丸主治積聚痞塊

8.4 用法用量

早、晚每服2錢,開水送下。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3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