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汗腺炎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uà nóng xìng hàn xiàn yán

2 英文參考

suppurative hidradenitis

3 概述

大汗腺感染後在皮內和皮下組織反覆發作,廣泛蔓延,形成範圍較廣的慢性炎症、小膿腫、複雜性竇道瘻管,稱爲化膿性汗腺炎(hydradenitis suppurativa)。

化膿性汗腺炎大汗腺的一種慢性化膿性炎症,發病部位多在大汗腺分佈區,如腑下、肛門生殖器、臀部、股部、腹股溝、乳暈、臍部和外耳道,發生肛門周圍者稱爲肛周化膿性汗腺炎。在中醫學中屬蜂窩漏、串臀瘻的範疇。

20~40歲身體肥胖多汗的人,易患化膿性汗腺炎,女多於男。化膿性汗腺炎長期不愈有惡變可能,大多發生在病後10~20年。國外Jackman報道,125例肛周化膿性汗腺炎中有4例惡變爲鱗癌,發生率爲3.2%。

化膿性汗腺炎初起爲單發或多發的皮內或皮下豌豆大小的炎性硬結,以後化膿,形成有波動感的半球狀膿腫,無中心膿栓。紅腫明顯,自覺疼痛,愈後遺留瘢痕。有的鄰近硬結互相融合,呈條索樣,破後形成瘻孔,愈後常呈增生性瘢痕。常伴有發熱、全身不適,繼發淋巴結疼痛腫大及肛周出現藏毛瘻。晚期可出現消瘦貧血,或併發內分泌脂肪代謝紊亂等症狀,患肢活動受限。好發於大汗腺分佈區,腋窩多見,亦可發生於外陰、肛門周圍、乳暈等處。

對化膿性汗腺炎的預防要注意皮膚衛生,加強身體鍛鍊,增進皮膚的抵抗力,避免出汗時冷水浴面保持皮膚機能的完整性。對於皮膚病,尤其是瘙癢性皮膚病,應及時進行合理治療。防治皮膚損傷,避免搔抓及皮膚摩擦等刺激。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觸傳染,對患者適當進行隔離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觸物要嚴格消毒或焚燬。在患病期間,除應用藥液清洗皮損外,禁止用自來水洗滌患部,以防擴延。化膿性汗腺炎發病時應禁飲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

4 疾病名稱

化膿性汗腺炎

5 英文名稱

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7 ICD號

L02.8

8 化膿性汗腺炎病因

病原菌主要爲金黃色葡萄球菌,發於外陰及肛門部者可爲大腸桿菌變形桿菌肥胖多汗、局部衛生欠佳、搔抓等因素,均易誘發化膿性汗腺炎。由於某些原因,如大汗腺口角化或排除不暢,可招致細菌感染而引發化膿性汗腺炎化膿性汗腺炎可與聚合性痤瘡、化膿性穿鑿性毛囊周圍炎同時存在,稱爲毛囊阻塞三聯症(follicular declusion triad)。

9 病機

Shelleyhe和Cahn(1995)在實驗模型中發現,粘膠帶堵塞毛囊口之後,細菌感染可導致遠端大汗腺導管發生角質性栓塞大汗腺導管擴張,出現炎症。堵塞的大汗腺導管破裂後,炎症向鄰近大汗腺擴散,形成膿腫、破潰、纖維化。

中醫學認爲,化膿性汗腺炎多因正氣虛弱,溼熱侵漬,下注肛周,蘊結不散;或心脾兩虛,健運失職,痰溼內生,結聚肛門而發。

現代醫學認爲,化膿性汗腺炎病因複雜,可能與體內激素失衡、胚胎髮育不良、局部潮溼、吸菸過多、細菌感染等諸多因素有關,細菌侵入汗腺、毛囊及與相通之導管,迅速繁殖,放出黴素,使腺管發炎、水腫、阻塞、化膿,在皮下蔓延擴散,形成多個膿腫。其間窄道相互通連,以致造成反覆感染病原菌多爲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厭氧菌和厭氧鏈球菌化膿性汗腺炎感染細菌有一定的規律性,腋部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厭氧菌,特別是革半氏陰性球菌會陰部主要是厭氧鏈球菌肛門生殖器主要是F組鏈球菌感染

大汗腺皮脂腺和它們開口所在的毛囊,在發育上都雄激素控制青春期開始分泌,活動的最高峯是在性活躍期。女性絕經後,大汗腺逐漸萎縮,分泌功能明顯的減弱。化膿性汗腺炎的發病完全與大汗腺活動一致,青春期以前從不發病,絕經期後不再發作。有文獻報告1例閹人用雄激素發生化膿性汗腺炎。因此,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從病理上,均表明化膿性汗腺炎是一個雄激素依賴性疾病。

局部衛生欠佳、多汗、吸菸、搔抓、磨擦等各種刺激因素,均易誘發化膿性汗腺炎

10 化膿性汗腺炎的臨牀表現

化膿性汗腺炎初起爲單發或多發的皮內或皮下豌豆大小的炎性硬結,以後化膿,形成有波動感的半球狀膿腫,無中心膿栓。紅腫明顯,自覺疼痛,愈後遺留瘢痕。有的鄰近硬結互相融合,呈條索樣,破後形成瘻孔,愈後常呈增生性瘢痕。常伴有發熱、全身不適,繼發淋巴結疼痛腫大及肛周出現藏毛瘻。晚期可出現消瘦貧血,或併發內分泌脂肪代謝紊亂等症狀,患肢活動受限。好發於大汗腺分佈區,腋窩多見,亦可發生於外陰、肛門周圍、乳暈等處。化膿性汗腺炎多在青春期後出現症狀,常發生身體健康皮膚油脂過多、常有痤瘡的青壯年人。女性主要在腋窩部及乳暈部。男性主要在外陰及肛門部。病程遷延,反覆發生,多自一側開始,對側亦可發生

11 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初起時大汗腺附近有很多中性粒細胞,還有密集成團的葡萄球菌。以後小汗腺也可受累,血管周圍有較多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最後腺體被破壞,周圍有異物巨細胞浸潤。愈後皮膚附件均被破壞,並形成廣泛纖維化。

12 化膿性汗腺炎的診斷

根據好發部位、臨牀表現可以診斷。

13 鑑別診斷

淋巴結結節較大、堅實,炎症浸潤較深,附近有化膿竈。

此外,潰瘍性損害還需與皮膚瘰癧結核鑑別,單純腹股溝損害要與腹股溝肉芽腫性病淋巴肉芽腫等鑑別。會陰區的結節竇道要排除乙狀結腸憩室和Crohn病。可根據臨牀症狀血清學、組織病理學檢查鑑別。

皮膚大汗腺部位長期反覆發作多發性結節,持續時間最少3個月,不一定排膿或有波動感,但逐漸廣泛蔓延,形成許多淺皮下瘻管竇道和小膿腫瘻管肛管常無明顯聯繫,肛管直腸無病變,無肛瘻內口,但有條索狀融合的傾向。非大汗腺部位的耳後有黑頭粉刺存在是化膿性汗腺炎早期診斷的標誌,月經前多病情加重。化膿性汗腺炎極易誤診,需與下列疾病鑑別:

㈠癤:毛囊性浸潤明顯,呈圓錐形,破潰後頂部有膿栓,病程短,無一定好發部位。

淋巴結炎:結節較大、堅實,炎性浸潤較深,附近有感染病竈。

㈢複雜性肛瘻:管道較深,內有肉芽組織,常有內口,多有肛門直腸膿腫史。

㈣潛毛囊竇道:幾乎總位於會陰縫的後部,且在許多病例中,膿性分泌物中可見毛髮

畸胎瘤瘻管很深,常通入明顯的膿腔。

14 化膿性汗腺炎的治療

14.1 內用藥

最好通過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敏感性最強的抗生素。同時並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口服或皮損內注射,短期可能有效。以上治療均無效時可用醋酸氯羥甲烯哚酮治療2~3個月,阻斷睾酮,能使損害較快消退

14.2 外用藥

局部首先保持清潔,外用0.1%依沙吖啶利凡諾溶液、0.5%新黴素溶液、5%腐殖酸溶液馬齒莧煎液等清洗患部或溼敷,或純魚石脂外塗。對已成熟膿腫要行切開排膿。

14.3 其他

化膿性汗腺炎早期可用超短波,淺層X線放射治療。對頑固性化膿性汗腺炎病例可行手術切除後皮瓣移植植皮。

14.4 中醫治療

毛囊炎

14.4.1 (一)內治法

14.4.1.1 1.中藥內服

實熱型:局部紅腫疼痛明顯,分泌物多,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燥,脈洪數。治宜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方用仙方活命飲五味消毒飲加減。

痰溼型:身體肥胖咳嗽痰多,局部溼爛,分泌物多,舌胖淡,苔白膩,脈濡滑。治宜燥溼祛痰,方用二陳湯合三仁湯加減。

⑶心脾兩型虛型:久病體弱,面色蒼白心悸氣短,體倦無力,少氣懶言,食慾不振,皮色晦暗,大便溏薄,肉芽不鮮,膿水時多時少,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治宜補養心脾,解毒除溼,方用歸脾湯連翹蒼朮黃柏土茯苓

14.4.1.2 2.抗感染治療

急性期可酌情應用抗生素,一般根據細菌培養藥敏試驗,決定選用抗生素的種類。常選用的藥物青黴素紅黴素強力黴素萬古黴素等,但因本病常反覆發作,病竈周圍纖維化,抗生素可能不易透入,所以藥敏試驗不一定與臨牀效果一致。

14.4.1.3 3.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

強的松龍地塞米松等應用,可控制炎症,但不宜久用。

14.4.1.4 4.抗雄性激素治療

近年來研究應用雄性激素藥物環丙氯地孕酮(CPA)治療化膿性汗腺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4.4.2 (二)外治法

1.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劑,水煎燻洗。可選用硝礬洗劑、蔥硝湯、二花一黃湯等。

2.外敷拔毒祛腐生新之劑,如五味拔毒膏

3.待腐盡傷面紅活時,用生肌收斂之劑,如皮粘散。

4.急性炎症期可局部應用505硫酸鎂溶液冷溼敷。對反覆發作,久治不愈者,可用淺層X線照射治療。

㈢手術治療:根據病變情況,手術可一期或分期進行。

1.病竈小者,可敞開病竈基底部換藥

2.病竈廣泛,深達正常筋膜者可廣泛切除感染竈,傷口二期癒合或植皮。

3.病竈待大者,可行廣泛切除加轉流性結腸造口術。造口是爲了避免創口污染,並非常規,一般不輕易採用。

15 預後

化膿性汗腺炎的病程遷延,反覆發生。愈後遺留瘢痕

16 化膿性汗腺炎的預防

1.注意皮膚衛生,加強身體鍛鍊,增進皮膚的抵抗力,避免出汗時冷水浴面

2.保持皮膚機能的完整性。對於皮膚病,尤其是瘙癢性皮膚病,應及時進行合理治療。防治皮膚損傷,避免搔抓及皮膚摩擦等刺激

3.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觸傳染,對患者適當進行隔離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觸物要嚴格消毒或焚燬。在患病期間,除應用藥液清洗皮損外,禁止用自來水洗滌患部,以防擴延。

4.化膿性汗腺炎發病時應禁飲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