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huá tāi zhǐ ké sǎn
枳殼(去瓤.炒)二十四兩,甘草六兩。
上爲細末。
治婦人胎氣不足,能令胎滑易產。常服養胎益氣,安和子髒,治胎中一切惡疾。
每服一錢,空心,沸湯點服。入月,日進三服。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瘦胎枳殼散、寬腸枳殼散、瘦胎枳甘散、枳殼寬腸散、枳殼散
枳殼(去瓤,炒)24兩,甘草(爁)6兩。
令胎滑易產;常服養胎益氣,安和子髒。順氣止痢。主婦人胎氣不足,及胎中一切惡疾。
瘦胎枳殼散(《醫方大成》卷九引《簡易方》)、寬腸枳殼散(《嬰童百問》卷七)、瘦胎枳甘散(《醫學入門》卷八)、枳殼寬腸散(《赤水玄珠》卷二十六)、枳殼散(《準繩·類方》卷三)。本方方名,原書校經山房本作“枳殼滑胎散”。
《局方》(人衛本)卷九(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滑胎枳殼散
枳殼散、枳殼湯、瘦胎飲
甘草1兩(炙),商州枳殼2兩(去瓤,麩炒黃)。
令兒易生,瘦胎易產。
每服2錢,空心、食前百沸湯點下,1日3次。凡懷孕6-7個月以上即服。
《本事方釋義》,枳殼氣味苦寒,入足太陰,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通行十二經絡,緩諸藥之性,凡婦人肥胖者,懷孕六月以後,常宜服之,庶不致於難產也。
枳殼散(《三因》卷十七)、枳殼湯(《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卷六)、瘦胎飲(《杏苑》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