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腸單口式造瘻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uí cháng dān kǒu shì zào lòu shù

2 註解

迴腸單口式造瘻術

迴腸(末端)單口式造瘻術是一種永久性或暫時性的完全造瘻術。

3 手術圖解

⑴切斷迴腸末端

⑵包紮近端,縫合遠端

⑶作右下腹小切口

⑷引出迴腸近端

⑸將迴腸系膜與腹膜縫合

⑹外翻殘端粘膜後固定

⑺縫合腹壁切口

圖1 迴腸單口式造瘻術

4 適應

1.慢性廣泛潰瘍性結腸炎病人,不能耐受一期結腸切除,可先作迴腸造瘻,待病情好轉,再作切除。

2.作爲多發性結腸息肉病分期結腸切除術前或術中的一個步驟。

3.重危急性結腸阻病人,用以暫時解除腸梗阻

5 術前準備

空腸造瘻術

6 麻醉

一般採用硬膜外麻醉腰麻或局麻。

7 手術步驟

1.體位 仰臥位

2.切口 左下腹正中旁切口

3.切斷迴腸末段、封閉遠端迴腸 將迴腸末端提至切口外,在距迴盲瓣約15cm處,選一處對近、遠端腸管均能充分供應血運血管弓,將其切斷。自腸壁附近至系膜根部,分離迴腸系膜,結紮出血點。用兩把十二指腸鉗夾住腸繫膜分離處的迴腸,在兩鉗間切斷迴腸[圖1 ⑴]。近端迴腸暫用陰莖套或膠皮膜封閉保護,並用紗布條扎住。遠端迴腸用細絲線作全層連續縫合,加漿肌層間斷縫合予以封閉[圖1 ⑵]。

4.近段迴腸造瘻 腹壁上迴腸造瘻的位置應在手術前就選擇好,並以龍膽紫皮膚上劃一標誌。一般以右下腹部相當於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點的內側爲宜,在手術後戴用人工肛門袋時不致與臍孔相重疊。

在造瘻口處,作一直徑與迴腸相等的梭形或圓形切口切口大小應能容納二指而不緊),切除皮膚,腹外斜肌腱膜及腹直肌前鞘,切開腹壁肌肉腹膜。將帶陰莖套的近段迴腸引出切口約6cm[圖1 ⑶],使系膜沒有張力。在腹腔內將腸繫膜的遊離緣縫合於腹前壁腹膜上,以防發生內疝[圖1 ⑷]。將迴腸末端進行排列固定,以免手術後發生腸脫垂。將迴腸系膜與小切口腹膜縫合固定[圖1 ⑸]。除去套在近端迴腸陰莖套,將引出的腸壁粘膜外翻,套住迴腸外壁,並將外翻的粘膜邊緣與小切口皮膚用細絲線作間斷縫合。其中一針需穿過皮膚腸繫膜和粘膜,使外翻的粘膜固定牢靠[圖1 ⑹]。造瘻處用凡士林紗布包裹。

5.縫合 逐層縫合腹壁切口[圖1 ⑺]。

8 中注意事項

1.施行迴腸單口式造瘻時注意腹壁造瘻口的鬆緊度,一般以能通過兩指爲合適,以免日後造瘻口脫出或狹窄。

2.結腸有梗阻症狀迴腸遠端不能封閉時,可自切口將迴腸拉出,做雙口式造瘻術。

9 術後處理

1.迴腸單口式造瘻術後可用凡士林紗布包裹造瘻口,周圍皮膚氧化鋅軟膏保護,根據排便多少和周圍皮膚糜爛情況,每日更換敷料一至數次,糞便可用人工肛門袋儲存。術後2周起每日或隔日用手指擴張人工肛門1次,以防狹窄。

2.對管飼飲食者,手術後6小時即可開始注入少量水分,24小時後開始滴注流質飲食,調節好飲食的質量、濃度、溫度及滴注速度等,以免發生腹瀉腸痙攣迴腸末端造瘻術後早期腸液喪失較多,應注意保持水與電解質平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