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醫宗金鑑》卷六十五:胡桐淚散
2.1 處方
胡桐淚 細辛 川芎 白芷各4.5克 寒水石(煅)6克 生地3克 青鹽0.6克
2.2 製法
共研細末。
2.3 功能主治
治牙宣。
2.4 用法用量
幹摻牙齦患處,待燉飯時,以溫水漱去,少時再上。
2.5 摘錄
《醫宗金鑑》卷六十五
3 《聖濟總錄》卷一二○:胡桐淚散
3.1 處方
松節1兩,細辛半兩,胡桐淚1兩,蜀椒1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
3.2 製法
上爲散。
3.3 功能主治
3.4 用法用量
分5次用,每次以酒2盞,煎10餘沸,去滓,熱含冷吐。
3.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二○
4 《聖惠》卷三十四:胡桐淚散
4.1 處方
胡桐淚1兩(燒赤,細研),石膽1兩(細研),黃礬1兩(燒灰,研),蘆薈1兩(細研),光明砂半兩(細研),麝香1分(細研),川升麻1兩,細辛3分,亂髮灰1分,當歸半兩,牛膝半兩(去苗),芎藭半兩。
4.2 製法
上爲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
4.3 功能主治
齒漏疳,齦上生瘡腫痛;足陽明胃經虛,風熱所襲,傳流齒牙,攻注齦肉,則至腫結妨悶,甚者與齦間津液相博,化爲膿汁。
4.4 用法用量
每用先以甘草湯洗漱令淨,後用藥敷之,有涎即吐卻,日3次。
4.5 摘錄
《聖惠》卷三十四
5 《聖惠》卷三十四:胡桐淚散
5.1 處方
胡桐淚1兩,槐樹根5兩,白薔薇根5兩,垂柳梢5兩,李樹根5兩。
5.2 製法
上爲粗散。
5.3 功能主治
5.4 用法用量
每用半兩,以水2大盞,煎至1盞,去滓,熱含冷吐。
5.5 摘錄
《聖惠》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