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概述
肩關節滑膜切除術用於肩關節類風溼關節炎的手術治療。盂肱關節的類風溼關節炎,保護性肌肉痙攣可使之發生內收內旋畸形。病變侵及肩峯下滑囊,可導致類風溼滑囊炎。肩胛胸廓活動的完成依賴於肩袖肌對盂肱關節的穩定與控制,同時可使滑囊的張力增高,如肩峯下滑囊有炎症反應,疼痛會使肩胛胸廓活動明顯受限。儘管滑囊內激素注射可緩解疼痛,但不可反覆進行,爲此人們提出了盂肱關節滑膜及肩峯下滑囊切除術。爲緩解疼痛,Smith-Peterson等人提出了肩峯成形術,但該手術並不能改善盂肱關節的活動度。由於肩關節爲非負重關節,對於晚期病變行半關節置換、全關節置換以及關節融合術均可獲得滿意效果。關節融合手術適用於單肢體受累,並且不具有關節置換術指徵的病人。Rylka、Raunio和Vainio等報道肩袖嚴重撕裂,疼痛嚴重,關節融合效果滿意。
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14.1.5.1-1,3.14.1.5.1-2)。
9 手術步驟
9.1 1.切口
採用前方倒L形切口(圖3.14.1.5.1-3)。切口上端起自肩關節下方一橫指處,以平行鎖骨方向至喙突後,再轉沿三角肌胸大肌間溝至上臂中部,止於腋窩下緣的水平。
9.2 2.顯露關節囊
沿切口方向切開淺、深筋膜,在切口的遠側部分找到頭靜脈和三角肌、胸大肌分界處,將頭靜脈遊離後,連同胸大肌向中線牽開。切斷三角肌前部在鎖骨上的起始點,保留約1cm寬的肌肉附着,以便縫合。將三角肌前部和皮膚同時向外翻轉牽開,顯露出橫韌帶、肱二頭肌長頭腱、肩胛下肌腱和其下方的旋肱前動脈,切斷並結紮旋肱前動脈。將肱骨外旋,拉緊肩胛下肌腱,在距離小結節約1cm處縱行切斷該肌腱,顯露盂肱關節囊前側(圖3.14.1.5.1-4)。
9.3 3.切開關節囊
切開關節囊及滑膜組織,則可顯露滑膜內面、肱骨頭和肩胛盂的前緣。爲了便於將肱骨頭脫出,可將腱袖和關節囊的切口向上、下適當延長,再使肱骨外旋、內收,即可將肱骨頭脫出。因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周圍的滑膜組織也常被累及,故可沿肱二頭肌腱溝縱行切開橫韌帶和長頭腱鞘,即可顯露長頭腱及其周圍的滑膜組織。
9.4 4.切除滑膜
用刀或彎剪刀剪除關節前方的滑膜,脫出肱骨頭,有用匙、咬骨鉗或彎剪刀剪除或刮除關節後方的滑膜。刮除肱骨頭和肩胛盂周圍的肉芽組織、血管翳以及壞死浮動的軟骨面。關節內的滑膜組織切除完畢以後,再切除肱二頭肌長頭腱鞘內的滑膜組織。如長頭肌睫已被侵蝕破壞,可將破壞的腱組織切除,再將該腱遠端移植到腱溝內新鑿成的骨洞內固定。
9.5 5.縫合切口
用等滲鹽水將切口沖洗乾淨後,使肱骨頭復位,局部注入醋酸甲潑泥龍1ml。縫合切開的關節囊、肩胛下肌腱和三角肌,切口分層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