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腫瘤切除重建手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2 別名

肩胛骨腫瘤切除重建手術;excision of scapular tumor and its reconstruction;excision of scapular bone tumors and its reconstruction

3 分類

骨科/骨腫瘤手術/四肢骨腫瘤骨段切除及其重建

4 ICD編碼

77.6102

5 概述

肩胛骨有豐富的血流供給,主要來自肩胛動脈、旋肩胛動脈肩胛動脈,並分支至肩胛骨體和骨膜,尤其肩盂、肩胛頸、喙突、肩峯等部富有松質骨的血供最豐富,而且血管末梢相互吻合血管網。所以,肩胛骨腫瘤切除術的止血必須十分徹底和仔細。影像表現和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13.3.1-1~3.13.3.1-4)。

6 適應

肩胛骨腫瘤切除術及其重建術適用於肩胛骨的某些低惡性的腫瘤。如骨鉅細胞瘤、低度惡性軟骨肉瘤骨纖維肉瘤、皮質旁骨肉瘤等。

7 術前準備

1.複習病史,做好血、尿常規檢查及心、肺、肝、腎功能檢測,力爭取得活檢病理組織的證實,複習X線照片

2.充分進行術前討論,必要時邀請放射,病理、麻醉有關醫師參加。確定診斷、手術方案等。

3.根據手術範圍(部分、次全、全切除)配好充足的血源輸血量。

4.惡性骨腫瘤,特別是高惡性骨腫瘤的切除,術前宜先進行1~3個化療療程,然後才施行肩胛骨切除術。

8 麻醉體位

小的良性腫瘤可採用局部浸潤麻醉外,多用氣管插管或靜脈點滴全麻,效果較爲完善滿意。

俯臥位或半俯臥位,肩、胸部墊高約45°的俯臥位,有時也可90°側臥位

9 手術步驟

9.1 1.Ryerson手術(Ryerson′s Operation)

(1)皮膚切口從肩峯開始,順肩胛岡向內至肩胛骨脊柱緣,再轉向切至肩胛骨的內下角(圖3.13.3.1-5)。

(2)切開皮下及深筋膜,將皮瓣向內、外側拉開,顯出肩胛骨後面附麗諸肌,從外上角的肩鎖關節韌帶起切斷,接着將三角肌從肩胛岡的外和中1/3止點處切下,其次切斷內上方的斜方肌肩胛提肌及附麗於下角的菱形肌(圖3.13.3.1-6)。

(3)從肩峯遊離三角肌至鎖骨外端,牽開切斷的肌肉後即可看到止於喙突上的喙肱肌,二頭肌長頭及胸小肌的止點處均予以切斷。

(4)自肩部從前至後做一馬蹄狀弧形切口,即可顯露肱骨大結節內緣,將肩胛肌腱止端,二頭肌長頭腱止端也予以切下。再從肩胛骨上將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於止點處切下,繼續切斷喙肱韌帶及大部分關節囊,最後切斷所有附麗於肩胛骨上的軟組織,整個肩胛骨腫瘤均被遊離切下。

(5)如未計劃行人工肩胛骨置換術,則可將肱骨與鎖骨外端進行懸吊和固定。由於上肢已呈肩部半離斷狀態,此時手術的第2助手要特別注意扶託整個上肢。術者可將鎖骨外端和肱骨大結節鑽3.5mm的孔,並用1mm粗的不鏽鋼絲(雙股)扭結起來,使鎖骨與肱骨頭靠攏而穩定。接着,將三角肌與斜方肌相對縫合,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等肩胛部的肌肉與相對方向的肌肉縫合。

(6)傷口放引流,分層縫合。

9.2 2.Das Gupta手術(Das Gupta′s Operation)

(1)病人俯臥,上臂外展90°,用無菌巾包好上肢,以方便術中操作。切口從肩峯切至肩胛骨的下角,如腫瘤較大可做梭形切口切去中間皮層,兩側皮膚向內與外側翻開(圖3.13.3.1-7)。

(2)自肩胛岡上切斷斜方肌並牽向上內,即可顯露岡上肌,切斷三角肌在肩峯和肩胛岡上的附麗處,再從肩胛下角處切斷背闊肌並向下牽開。此時助手可用巾鉗夾住肩胛骨的下角,拉向下外方使肩胛骨脊柱緣的全部肌肉都繃緊,然後肩胛處上切斷。

(3)再將上臂內收使腋窩內容組織鬆弛,用拉鉤將其向外側拉開,即可將肩胛骨外側緣附麗的大小圓肌和止於肩盂下的三角肌長頭、岡上、岡下,前鋸諸肌的止點處切斷。這樣,肩關節即已充分顯露,可用骨銼或線鋸經肩胛骨鋸斷(次全切除)。

(4)如系肩胛骨全切除,可順肩胛頸向外分離至肩盂及喙突,切斷止於其上的二頭肌長頭,胸小肌、喙肱肌及肩胛骨上與內方的肌肉止點,則肩胛骨及其腫瘤即被全部切下。止血結紮後,將斜方肌對三角肌縫合,大小圓肌縫於胸壁上。

(5)傷口放引流條後分層縫合。

9.3 3.肩胛骨切除後的假體置換

術前即應將設計好的肩胛骨假體滅菌備用。假體上一般已在主要肌肉韌帶附着處,預先鑽好孔及假體上鑽許多孔呈篩狀以利肌肉的附着。經前述Ryerson或Das Gupta術式已經切除肩胛骨腫瘤後,即可內植肩胛骨假體。縫合時助手可先用鋼絲將假體牽拉固定好位置,先把喙肱肌、肱二頭肌短頭及胸小肌縫於原位喙突上,肱二頭肌長頭腱縫於岡上肌腱或腱膜上,修復已切斷的喙鎖韌帶,將肩峯與鎖骨外端用鋼絲捆綁在一起,把肩胛下肌和大小圓肌縫回原位。假體的肋面深部放負壓引流管並連接吸引器,傷口分層密縫。

9.4 4.Phelps肩胛體部分切除術(Partial Resection of Scapula)

(1)切口:順肩胛岡自外向內切口至內緣,然後轉向下切至肩胛骨下角,翻皮瓣及深筋膜

(2)將斜方肌肩胛骨附麗處切斷並向內上方牽開。再依次切斷菱形肌、岡下肌、肩胛下肌、背闊肌前鋸肌大小圓肌於肩胛骨上的止點。

(3)遊離肩胛骨體滿意後,可掀起肩胛骨體,檢查前面深部任何腫瘤的狀況。如有發現,可用咬骨鉗去除肩胛岡及其以下的全部骨質

(4)最後關閉傷口時可將肩胛下肌與大小圓肌的外側緣相縫,前鋸肌與其內側緣相縫,岡下肌與小圓肌相縫;最後將此數肌共同組成的聯合肌與肩胛骨上角附麗的斜方肌菱形肌的腱相對縫合。

(5)放引流後、分層縫合傷口。其他處理與前兩術式基本相同。

10 中注意要點

1.皮膚切口後於筋膜下剝離,止血結紮,肌肉解剖層次一定要清楚。

2.處理結紮好幾條主要供應動脈:①肩胛動脈;②旋肩胛動脈;③肩胛動脈。避免術中過多的出血

3.切除肩胛骨後,如需立即行肩胛骨假體植入,助手一定要充分固定好假體位置,避免假體晃動引起縫合困難。

4.止於肩胛骨內緣的肌肉肩胛骨切除後)應與止於外側的肌肉相對縫合,保持一定的肌張力,從而保存上肢外展、前屈、後伸等功能

5.因手術野創面較大,肌肉豐富易滲血,術野應放置引流。

11 術後處理

1.上肢用胸肱繃帶固定2~3d後,可致用頸臂三角巾懸吊至拆線。

2.傷口引流48h後拔除。

3.2周後可開始術側做上臂及肩關節功能練習

4.術後可選用適當抗生素用至傷口拆線。

5.高度惡性腫瘤切除後2~4周內應積極開展化療。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