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六味地黃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iā wèi liù wèi dì huáng wán

2 醫宗金鑑》卷五十五:加味六味地黃丸

2.1 處方

熟地黃30克 山萸肉30克 懷山藥(炒)茯苓各24克 澤瀉 牡丹皮各15克 鹿茸(炙)9克 五加皮15克 麝香1.5克

2.2 製法

共爲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補肝腎,益精血。治小兒素稟氣血虛弱,先天不足,以致生下筋骨軟弱,行步艱難,齒不速長,頭髮疏薄,身坐不穩,語言遲者。

2.4 用法用量

大兒每服6克,小兒4.5克,鹽湯送下。

2.5 摘錄

醫宗金鑑》卷五十五

3 《廣筆記》:加味六味地黃丸

3.1 處方

地黃半斤,天門冬4兩,麥門冬4兩,牛膝4兩,鱉甲4兩,黃柏4兩,青蒿4兩,五味子4兩,橘紅4兩,枇杷葉4兩,懷山藥4兩,山茱萸肉4兩,澤瀉2兩,牡丹皮2兩,白茯苓2兩。

3.2 功能主治

吐血

3.3 摘錄

《廣筆記》

4 《金鑑》卷五十五

4.1 組成

熟地黃1兩,山萸肉1兩,懷山藥(炒)8錢,茯苓8錢,澤瀉5錢,牡丹皮5錢,鹿茸(炙)3錢,五加皮5錢,麝香5分。

4.2 主治

小兒五遲證,多因父母氣血虛弱,先天有虧,致兒生下筋骨軟弱,行步艱難,齒不速長,坐不能穩,皆腎氣不足之故。

4.3 用法用量

大兒每服2錢,小兒1錢5分,鹽湯送下。

4.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