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Jiawei Qing’e Wan
2.2 標準編號
WS3-B-2123-96
2.3 處方
補骨脂(鹽炒) 600g 核桃仁 399g 巴戟天(制) 300g 肉蓯蓉(酒炙) 300g 杜仲(炭) 600g 乳香(醋炙) 90g 沒藥(醋炙) 90g
2.4 製法
以上七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40~ 60g製成大 蜜丸,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黑褐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苦、微甘。
2.6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種皮柵狀細胞淡棕色或紅棕色,表面觀類 多角形,壁稍厚,胞腔含紅棕色物。種皮表皮細胞多角形,有時可見扁圓形氣孔,寬約 66μm,保衛紅胞廣腎形,脂肪油滴甚多。
(2)取本品1丸,剪碎,加硅藻土4. 5g,研勻,加醋酸乙酯40ml,超聲處理15分鐘, 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補骨脂素、異補骨 脂素對照品,加醋酸乙酯製成每1ml含2mg的混合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 (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 -醋酸乙酯(8:2)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氫氧化鉀甲醇溶液,置紫外光 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兩個藍白色 熒光斑點。
2.7 檢查
2.8 功能與主治
補腎,散寒,止痛。用於腎經虛寒引起的腰腿痠痛,陽痿遺精, 小便頻數,小腹冷痛。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2.10 規格
每丸重 9g
2.11 貯藏
密閉,防潮。
3 加味青娥丸介紹
3.1 藥品類型
3.2 藥品名稱
3.3 藥品漢語拼音
3.4 藥品英文名稱
3.5 成份
3.6 性狀
3.7 作用類別
3.8 適應症/功能主治
補腎,散寒,止痛。用於腎經虛寒引起的腰腿痠痛,小便頻數,小腹冷痛。
3.9 規格
每丸重9克
3.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3.11 禁忌
孕婦忌服。
3.12 不良反應
3.13 注意事項
1.忌生冷、油膩食物。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服藥二週或服藥期間症狀無改善,或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5.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7.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3.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5 藥理作用
3.16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4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4.1 組成
杜仲、破故紙、胡桃肉、川斷、當歸、白芍、山藥、遠志肉、益智仁、蓮子。
4.2 主治
妊娠腰痛,肝腎虧虛者。
4.3 各家論述
是方補骨、桃肉木火相生,此鄭相國所進青娥丸方也,引以杜、遠則入腎,而當歸之苦溫以補血,白芍之酸收以斂陰,續斷可以聯經絡,益智可以縮水,再加蓮子、山藥之平澀以入心交腎,則痛止而胎安。
5 《濟陽綱目》卷七十五
5.1 組成
破故紙(酒洗淨,炒香)4兩,川萆薢(童便浸1宿)4兩,杜仲(薑汁炒斷絲)4兩,牛膝(去蘆)4兩,黃柏(鹽水炒)4兩,知母(酒炒)4兩,胡桃肉(湯泡,去皮)8兩(另研膏)。
5.2 功效
5.3 主治
腰膝足痛。
5.4 用法用量
每服50-80丸,空心鹽湯、鹽酒任下,以幹物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