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修肝散

明目退翳 疏風散熱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iā wèi xiū gān sǎn

2 概述

加味修肝散方劑名,出自《銀海精微》捲上方[1]

3 銀海精微》捲上方之加味修肝散(方一)

3.1 處方

羌活防風桑螵蛸梔子薄荷當歸赤芍藥甘草麻黃連翹菊花木賊白蒺藜川芎大黃黃芩荊芥各一兩[1]

羌活 防風 桑螵蛸 梔子 薄荷 當歸 赤芍藥 甘草 麻黃 連翹 菊花 木賊 白蒺藜 川芎 大黃 黃芩 荊芥各30克

3.2 製法

上藥爲粗末[1]

3.3 功能主治

銀海精微》捲上方之加味修肝散主治花翳白陷,症見眼生翳,如蘿蔔花或魚鱗子,入陷如碎米者[1]

功在疏風瀉火,祛翳明目。主治肝風熱毒入腦,眼生翳如蘿蔔花,或如魚鱗子,入陷如碎米,腫痛赤澀,淚出不明,頭痛鼻塞者。

3.4 用法用量

水煎,入酒溫服[1]

每次15克,水煎,入酒溫服

3.5 摘錄

銀海精微》捲上方

4 銀海精微》捲上方之加味修肝散(方二)

4.1 處方

梔子薄荷各三兩,當歸大黃連翹各五錢,羌活黃芩赤芍藥菊花木賊白蒺藜川芎各一兩,麻黃甘草(上二味原書無量)[1]

梔子3兩,薄荷3兩,羌活1兩,當歸5錢,大黃5錢,連翹5錢,黃芩1兩,赤芍藥1兩,菊花1兩,木賊1兩,白蒺藜1兩,川芎1兩,麻黃甘草

4.2 製法

上藥爲末[1]

4.3 功能主治

銀海精微》捲上方之加味修肝散主治眼生翳,如珠垂簾遮睛[1]

4.4 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痛者溫酒調下,不痛者水煎[1]

每服3錢,用酒調下。痛用酒、不痛水煎服。

4.5 摘錄

銀海精微》捲上

5 銀海精微》捲上方之加味修肝散(方三)

5.1 組成

梔子薄荷連翹麻黃赤芍藥羌活當歸大黃黃芩菊花木賊白蒺藜川芎甘草[1]

5.2 製法

上藥爲粗末[1]

5.3 用法用量

水煎食後服[1]

5.4 功能主治

銀海精微》捲上方之加味修肝散主治小兒眼生翳[1]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4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