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膜乾燥症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ié mó gàn zào zhèng

2 概述

結膜乾燥(conjunctival xerosis)是一種主要由於結膜組織本身的病變而發生結膜乾燥現象,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結膜乾燥就可分爲二型:1.上皮性結膜乾燥症;2.實質性結膜乾燥症

3 治療措施

1.局部治療 應用魚肝油滴眼,同時應用抗生素溶液及眼膏,以預防和治療繼發感染、角膜潰瘍及角膜軟化,並要滴阿托品散瞳及抗生素眼膏。

2.全身治療 主要是改善患者營養狀況,防止繼發感染。食用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豬肝含胡羅卜素的蔬菜;口服魚肝油,如有消化不良或胃腸道疾病患者肌肉注射維生素A或AD,每天1次;全身合併症應與兒科或內科協助共同採取積極治療措施。

目前尚無有效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爲了減少痛苦可頻繁滴入生理鹽水、人工淚液或抗生素眼膏;或用電烙封閉小淚點,以減少淚液的流出;亦有人施行腮腺管移植術對改善症狀有一定好處,但當就餐時由於腮腺分泌量過多,常使患者流淚不止,而近年來則用親水性軟角膜接觸鏡,但效果尚不確切。對於眼瞼閉合不全所致的眼球乾燥,可行眼瞼成形術。一旦瞼裂閉合不全得到矯正結膜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復。

4 病因學

本症是全身性營養紊亂,維生素A缺乏的眼部表現。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攝入量不足 如小兒餵養不當。或因患病時“忌口”所造成的攝入量不足。

2.吸收不良 如消化不良、胃腸炎痢疾等都可影響維生素A吸收,而維生素A的缺乏可又造成腸壁上皮的病變、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3.消耗量過多 幼兒時期身體生長發育較快,對維生素A需要量較大。當患麻疹肺炎百日咳等病時維生素A的消耗量增加。你怎麼來了?你好!

4.成人維生素A缺乏 偶見於長期患嚴重胃腸道消化性疾病、維生素A吸收不良、肝肺疾病:如肝硬變肝癌晚期,由於肝臟功能嚴重損害,造成脂肪吸收不良而引起脂溶性維生素A缺乏。

正常情況下結膜角膜表面覆蓋有由瞼板腺分泌的油脂層,其下爲淚腺分泌的水樣液層,最內層爲杯狀細胞分泌的粘液層。這三層共同形成一層保護及溼潤結膜的淚膜,當結膜上皮細胞層結膜組織因病變而被破壞,如嚴重沙眼瘢痕白喉結膜炎結膜天皰瘡結膜化學傷或熱燒傷X線照射後,由於廣泛瘢痕形成,使淚腺導管被瘢痕所阻塞,副淚腺結膜杯狀細胞被破壞,以致淚液和粘液不能溼潤眼球。此外,各種原因所造成的眼瞼閉合不全,使結膜和角膜長期暴露也可發生乾燥

5 臨牀表現

球結膜乾燥失去光澤和彈性,透明度減低,當患者睜眼暴露結膜數秒鐘後,則乾燥更爲明顯。如果此時在球結膜上刮片檢查可發現上皮細胞的角化顆粒與大量乾燥桿菌,隨後結膜活動性及彈性較差,在眼球轉動時瞼裂球結膜出現與角膜緣平行的皺褶。在瞼裂部角膜緣的兩側球結膜出現銀白色泡沫狀的三角形斑,基底向角膜緣,表面乾燥不爲淚液溼潤稱之爲乾燥斑(Bitot斑)。開始只是很少數的微小泡沫散發在結膜表面,斷而成片狀灰白色,由橢圓形變爲三角形。結膜色素增生也是本病的早期表現,最初見於下穹窿部,在翻轉下瞼時,在下穹窿結膜及半月皺襞處,最後在上穹窿部亦可出現淺棕色色素沉着,病癒後結膜乾燥首先消失,但色素增生消失較慢。

早期結膜杯狀細胞消失,上皮細胞玻璃變性,有時可見色素沉着;後來上皮細胞變平增厚,細胞核消失,呈角化改變。乾燥斑內含有瞼板腺分泌物、上皮碎屑、脂肪等,或有乾燥桿菌

早期結膜表面暗淡無光,組織變厚並趨向角化,以致外觀如乾燥皮膚樣,雖有眼淚也不能使其溼潤。皺縮、乾燥、角化的結膜上皮造成難以忍受的乾燥感和怕光等痛苦,在結膜變化的同時,角膜也受累,開始上皮層乾燥、混濁、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喪失。

對於瞼外翻眼瞼缺損、突眼而使眼瞼閉合不全時,可引起局部性結膜乾燥暴露性角膜炎暴露部位的瞼、球結膜充血乾燥、角化和增厚。

治療結膜乾燥症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