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雞翮羽
2.1 出處
《本經》
2.2 拼音名
Jī Hé Yǔ
2.3 別名
雞翮《肘後方》),雞翮翎(《綱目》)。
2.4 來源
爲雉科動物家雞的翅羽。
2.5 原形態
2.6 功能主治
②《別錄》:"主起陰。"
③《綱目》:"治婦人小便不禁,消陰頹,療骨哽,蝕癰疽。"
2.7 用法用量
內服:燒灰研末,1~3分。外用:燒灰研末調敷。
2.8 附方
①治少小睡中遺尿不自覺:赤雞翅燒末,酒服三指撮,日三。(《肘後方》)
②治癰已有膿,當使壞:白雞二翅羽、肢各一枚,燒服之。(肘後方》)
③治男子陰卒腫痛:雞翮六枚(燒),蛇牀子(末)等分。合服,少隨卵左右,敷卵。(《肘後方》)
④治食諸肉骨鯁:白雄雞左右翮大毛各一枚,燒末,水服一刀圭。(《肘後方》)
⑤治蠼螋尿瘡:烏雞翅毛燒灰,油調敷之。(《瑣碎錄》)
2.9 臨牀應用
治療皮膚病:用白色雞毛製成注射液-"抗敏靈",行深部肌肉注射。成人每日3次,每次2毫升;15歲以下每日1次,每次2毫升;小兒酌減。治療皮膚瘙癢症75例,蕁麻疹14例,神經性皮炎8例,面癬4例,溼疹4例,手癬3例,黃水瘡、桃花癬、漆過敏、過敏性紅斑各1例,結果近期治癒81例(72%),顯效20例(19%)。一般用藥2次即見瘙癢減輕,丘疹漸退。治療中未見副作用,個別病人訴局部疼痛,1~2日即消失。
2.10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