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概述
脛神經肌支切斷術用於痙攣性足下垂的治療。兒童期馬蹄足可用手法矯正,牽拉三頭肌緩解肌痙攣和夾板矯正於功能位,間斷或持續進行,要維持到骨骼發育成熟爲止,也可用石膏矯正,將踝關節固定在功能位3周,然後改爲夜間夾板。當保守療法失敗或畸形嚴重時可考慮外科手術,但手術最小年齡也得在7~8歲以上。
較大兒童或成年人,非手術療法很少成功,一般要用手術治療。一般手術矯正痙攣性足下垂常用方法有腓腸肌腱兩個頭剝離鬆解術,跟腱延長術,比目魚肌運動神經肌支切斷術和三關節、距下關節外固定術。
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24.1.1-1,3.24.1.1-2)。
8 術前準備
1.術前仔細檢查判明陣攣是由腓腸肌引起還是由比目魚肌所引起。如果是由腓腸肌所引起,當膝關節屈曲90°位時,陣攣即減輕或消失;如果是比目魚肌所引起,雖膝關節屈曲位陣攣也不緩解。前者需做腓腸肌兩個頭剝離術,後者需做脛神經比目魚肌支切斷術。
2.術前要把治療計劃、治療結果和手術後要積極進行功能訓練等要求詳細向病人及其家人解釋清楚,以爭取病人配合治療。
10 手術步驟
10.1 1.切口
10.2 2.顯露
切開深筋膜,顯露脛神經,它位於膕窩部血管淺面。脛神經的第1分支是皮膚感覺支,不做處理;以下兩個分支爲運動支,分別位於神經乾的內側和外側,內側者進入內側頭,外側者進入外側頭(圖3.24.1.1-3)。此兩分支在靠近腓腸肌兩個頭處進入肌肉內。在進入肌肉之前,內側支又分爲3個細支,外側支分爲兩個細支,在小支分支之前,在其遠端脛神經後側分出一個比目魚肌支,它又分爲兩個支,分別進入比目魚肌內側頭及外側頭內。在遠端還有一分支進入比目魚肌內。用電流或平頭鑷子鉗夾刺激每個神經肌支,可辨認痙攣程度及踝陣攣,然後將選定的分支從主幹起源處切斷,把遠端從肌肉內拔出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