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胸病竈清除術

胸椎結核病竈清除術 手術 脊柱結核的手術治療 骨與關節結核的手術治療 骨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īng xiōng bìng zào qīng chú shù

2 英文參考

transthoracic approach for curettage of tuberculous focus

3 手術名稱

經胸病竈清除術

6 ICD編碼

77.6905

7 概述

經胸病竈清除術用於脊柱結核的手術治療。胸椎結核清除有兩個途徑,經胸膜外和經胸手術。經胸手術對心肺功能影響較大,應嚴格掌握手術指徵。經胸膜外手術,是切除一側肋骨與橫突進入病竈,對心肺功能干擾較小,因而較爲常用。胸椎結核影像表現見下圖(圖3.12.1.3.2-0-1)。

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12.1.3.2-1~3.12.1.3.2-3)。

8 適應

經胸病竈清除術適用於:

1.胸4~11結核,特別是椎體破壞節段較多,椎旁膿腫較長或跳躍型病變。

2.椎旁膿腫破入胸腔或肺內者。

9 禁忌症

1.肺內有活動性病竈尚未得到控制的病人,應先以抗結核治療爲主。

2.心功能不好者或全身一般情況較差者。

10 術前準備

1.詳細瞭解有無活動性病竈。

2.常規攝胸椎X線片、胸片,必要時行CT檢查。

3.常規檢查血沉,肝、腎功能

4.應用抗結核藥物,全身支持療法。

5.備血300~600ml。

6.術前做好頸枕石膏託。

11 麻醉體位

氣管內插管麻醉。病人側臥,術側向上,墊體位氣墊。

12 手術步驟

1.切口  沿預定切除的肋骨走行。前起自腋前線,後止於骶棘肌外緣,成人切口長約25cm(圖3.12.1.3.2-4)。

2.沿切口方向切開背闊肌上部、斜方肌菱形肌前鋸肌,並將其向兩側牽開。電刀切肋骨骨膜,做骨膜下剝離後,剪斷肋骨取下待植骨用。經肋骨牀切開胸膜進入胸腔。用胸腔自動牽開器撐開胸腔。如有粘連,用手指墊着紗布沿胸膜壁層進行分離。使肺組織萎縮,並向前方中線牽開,即可顯露椎旁膿腫(圖3.12.1.3.2-5)。

3.顯露病竈  隆起的椎旁膿腫肋間靜脈的壓迫而出現壓跡。將膿腫壁分段切開,吸除膿液。將各肋間動、靜脈各用兩把血管鉗夾住,在其間切斷,縫合結紮。用此法處理3處肋間血管後,椎旁膿腫即行敞開形成膿腫壁瓣,向外翻開(圖3.12.1.3.2-6)。

4.清除病竈  先探刮破壞病乾酪組織和肉芽,隨即刮除死骨和壞死椎間盤,徹底清除病竈,使受壓脊髓得到鬆解(圖3.12.1.3.2-7)。

5.植骨融合  參見“肋骨橫突切除術”。

6.胸腔引流與縫合  沖洗病竈和膿腔後,放入鏈黴素2g,異煙肼200mg,用可吸收線縫合膿腔壁。沖洗胸腔,使肺膨脹,觀察有無漏氣後,關閉胸腔。置閉式引流。利用肋骨合攏器,用細不鏽鋼絲分層縫合切口(圖3.12.1.3.2-8)。

13 中注意要點

1.清除過程中不可將病變組織推向對側,以免造成清除困難。

2.分離粘連時切勿損傷椎體前方大血管

3.清除壓迫脊髓的死骨,肉芽組織時,應儘量保護脊髓,吸出殘留的膿液和刮除後縱韌帶前側的肉芽組織時必須輕柔,以防損傷脊髓

4.植骨塊嵌入一定要緊,以免骨塊脫出。

14 術後處理

1.麻醉清醒後抬高牀頭,以利引流,鼓勵咳嗽咳痰並作深呼吸,使肺充氣擴張,術後第2天透視或攝胸部X線片,如肺已完全膨脹,胸腔內空氣已排出,滲液已停止,即可拔除閉式引流管,拔管時間一般在術後24~48h。

2.繼續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

3.臥牀半年,複查植骨已癒合爲止。

15 併發症

1.繼發胸腔感染

2.脊髓損傷加重截癱

3.一般經左側開胸,如右側開胸,右側下腔靜脈壁不僅可與膿腫壁粘連,有可能被膿腫包繞,不易識別和分離,不小心損傷下腔靜脈,而引起大出血,甚至有生命危險。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