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註解
進化穩定策略是指種羣的大部分成員所採取某種策略,這種策略的好處爲其他策略所不及。動物個體之間常常爲各種資源(包括食物、棲息地、配偶等)競爭或合作,但競爭或合作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按一定行爲方式(即策略)進行的。對某個體而言,最好的策略取決於大多數成員在做什麼。由於種羣的其他部分也是由個體組成,它們都力圖最大限度地、更多更有效地繁殖自己的後代,因而能夠持續存在的必然是這樣一種策略:它一旦形成,任何舉止異常個體的策略都不能與之比擬。在環境的每次大變動之後,種羣內可能出現一個短暫的不穩定期,但是一種ESS一旦確立,就會穩定下來,偏離ESS的行爲就會被自然選擇所淘汰。ESS理論可以解釋許多常見的生物現象,雄糞蠅(Scatophaga stercoraria)在牛糞上等待雌蠅並與之交配的最適時間,依賴於其它雄蠅的等待時間,如果某一雄蠅總是花固定時間等待,其它雄蠅就會取得競爭的勝利。因爲固定等待時間若較短,等待時間較長的雄蠅會獲得和晚到的雌蠅交配的機會;若固定等待時間較長,那麼提早離開的雄蠅便可到另一堆新鮮的牛糞上與來臨的雌蠅交配。因此,雄蠅在配偶的競爭中採取的ESS是隨機地選擇等待時間。再比如獅子不追捕獅子而追捕羚羊,因爲這是ESS,否則遭到反擊的風險太大;同樣羚羊見到獅子就逃跑,而見到別的羚羊不躲避,這是羚羊的ESS。一羣相互從未見過的母雞放在一起,通常會導致相互的打鬥,一段時間以後打鬥日趨減少,最後形成穩定的單線式社會等級,產蛋量增加,這給羣體帶來好處;相比之下,羣體成員不斷更換會帶來更加頻繁的打鬥,羣體產蛋量就會降低。所以,形成穩定的社會等級,減少羣內競爭,是羣體中所有成員應採納的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