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櫻根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īn yīng gēn

2 《*辭典》:金櫻根

2.1 出處

日華子本草

2.2 拼音名

Jīn Yīnɡ Gēn

2.3 別名

金櫻蔃、脫骨丹(《生草藥性備要》)。

2.4 來源

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根或根皮。8月至翌年2月,挖出,洗淨,切斷,曬乾

2.5 性狀

根呈圓柱形,略扭曲,表面紫黑色,有縱直條紋;木栓層呈片狀,可以剝下。斷面木部佔大部分,呈明顯的放射狀;皮部棕紅色。質堅硬,體重。無臭。

2.6 化學成份

根皮含豐富的鞣質

2.7 性味

酸澀,平。

①《日華子本草》:"平,無毒。"

②《綱目》:"酸澀,平,無毒。"

③《陸川本草》:"甘,平,微澀。"

④《重慶草藥》:"味甘酸,性溫,無毒。"

2.8 功能主治

固精澀腸。治滑精遺尿痢疾泄瀉崩漏帶下子宮脫垂,痔疾,燙傷。

①《日華子本草》:"治寸白蟲金櫻根,銼,二兩,入糯米三十粒。水二升,煎五合,空心服,須臾瀉下;又,金櫻根皮,炒,止瀉血及崩中帶下。"

②《綱目》:"止滑痢,煎醋服化骨哽。"

③《生草藥性備要》:"旺血,理痰火,洗疳疔,痔瘡。"

④《分類草藥性》:"治一切紅崩白帶月經不調,並治遺精。"

⑤《嶺南採藥錄》:"內傷吐血,和豬精肉煎服。止牙痛可含漱少許。"

⑥《陸川本草》:"治燙傷,風溼骨痛子宮下垂,敷瘡癤。"

⑦《江西民間草藥驗方》:"澀精氣,斂喘咳。"

2.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2兩。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2.10 附方

①治遺精金櫻子根二兩,五味子三錢。和豬精肉煮服之。(《嶺南草藥志》)

②治小兒遺尿金櫻子根五錢至一兩,雞蛋一枚。同煮,去渣,連蛋帶湯服。(《湖南藥物志》)

③治泄瀉金櫻根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④治婦女崩漏金櫻根二、三兩,豬瘦肉四兩。加水同燉,去渣,服湯及肉。(《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⑤治子宮脫垂金櫻子根四兩,加水煎熬四至五小時,去渣取汁,臨睡前加甜酒或三花酒二至四兩沖服。(《廣東中醫》4(12):490,1959)

⑥治胃痛:㈠金櫻子根第二層皮四兩,煎服或搗汁用開水衝作茶飲。(《嶺南草藥志》)

金櫻子根四兩,白銀香根四兩,苦楝子根四兩。共研末,每服一錢,開水沖服。(《嶺南草藥志》)

⑦治腰脊痠痛風溼關節痛:金櫻根一兩和豬蹄子或豬脊髓燉服。(《閩東本草》)

⑧治小兒脫肛金櫻根一至二兩。水煎,每日一劑,分三次服。(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⑨治湯火傷金櫻根洗淨,去表面粗皮,取二層皮切碎,加糯米少許,同擂爛,再加適量清水,放入鍋內煮沸,過濾,待冷,用鴨毛蘸藥汁搽塗患處,日二、三次。(《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⑩治跌打損傷金櫻子根一兩,過江龍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⑾治下肢流火屢發:金櫻根三兩,水煎,取湯煮雞蛋三個,加入冰糖一兩溶化飯前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⑿治癤毒初起:金櫻子根磨成漿糊狀塗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2.11 臨牀應用

①治療子宮脫垂

金櫻子根4~6兩,加水800毫升,煎至300~400毫升,涼後加酒2兩,睡前頓服,隔日1次。治療320例,其中Ⅲ度122人,痊癒54人,(佔44%),轉爲Ⅰ度31人,轉爲Ⅱ度26人,無效11人;Ⅱ度119人,痊癒77人(佔64.7%),轉爲1度37人,無效5人。治程中僅部分病人對酒有輕度反應頭暈噁心出汗等,短時間即可消失。

②治療燒灼傷

取鮮根水煎,去渣後濃縮成半流浸膏,按4:1的比例再加入花生油,高壓消毒備用;或用幹根1斤,加水沒過藥面2~3寸,煎成濃汁1.5~2.0斤。用於塗敷創面,每日4~5次。共治180例,均愈。有1例Ⅰ~Ⅱ度燒傷面積35%的患者,塗藥後5~8天即脫癡癒合。

③治療細菌性痢疾

取鮮根洗淨切碎水煎。每斤藥根加水2斤濃縮成1斤,然後紅糖2兩,冷卻後用紗布過濾。1歲以下10毫升,2~5歲15毫升,6~8歲20毫升,11~15歲40毫升,15歲以上80~100毫升,日服1次。

④治療急性闌尾炎

金櫻子根5錢,大血藤1兩,加水煎成200毫升爲1日量,兩次分服。治療急性闌尾炎瘀滯型32例,有一定效果。

2.12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